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会计学 > 正文

零售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探讨——以苏宁易购为例

时间:2025-11-12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会计学论文,本文以苏宁易购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指标分析以及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将金融化事件分类、划分阶段,对其金融化的企业价值效应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实体企业也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出现金融化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9年,金融业增加值与GDP之比由5.62%上升至7.8%,而工业增加值与GDP之比则从41.35%下降至39%。这十几年来,实体经济面临巨大的升级与变革,因而发展速度放缓,而金融行业却日趋活跃,企业金融化程度也逐渐加深。
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在各种政策的颁布下逐渐得到完善,金融监管机构也更加完备,金融市场充满生机、活力,金融投资的回报率较高;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零售行业竞争激烈,营业收入增长率由2012年的12.62%减少至2023年的4.63%,实体企业发展陷入瓶颈。在这样的双重冲击下,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涉足金融行业,将部分资金投入金融活动,以期获得更多收益。
在实体经济发展态势疲软的外部环境下,金融化投资日益受到零售企业的关注,大量零售行业资金流入金融市场。然而,金融化能否如企业预期,在带来高回报的同时助力企业摆脱主业发展乏力的困境,以及企业不同金融化政策类型、不同阶段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这些问题仍有待深入探究。苏宁易购作为零售行业曾经的龙头企业,在金融化成熟期阶段大规模开展金融投资,试图与主业协同发展、打造新零售模式。但自进入衰退期阶段,市场评价从最初的乐观、看好转为消极、批判。苏宁易购在企业不同阶段中的金融化历程,与本研究主旨高度契合,具有显著的典型性与代表性。综上分析,选取苏宁易购作为案例,研究我国零售企业在不同阶段的金融化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会计学论文怎么写
会计学论文怎么写

..................
1.2文献综述
1.2.1金融化相关研究
(1)金融化的界定
“金融化”这一概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尚未形成对“金融化”概念的统一定义,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借鉴西方学者的见解,把“金融化”视作经济运行进程中金融发挥主导作用并实现广泛渗透的现象。其确切定义能够从宏观与微观这两个层面来阐述。
从宏观维度来看,Arrighi(1995)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周期,提出金融化是发展的先进阶段[1];王广谦(1996)认为,宏观上的金融化意味着国民经济中金融资产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越来越高[2];郑文风等(2024)发现非金融企业并购金融企业可能将资产更多地配置于金融资产或金融投资,从而使并购无法达成战略性成长目的[3];Asongu和Odhiambo(2018)从货币供给角度认为,金融化表现为投入金融部门运转的货币数量在整体货币量中的占比显著上升,这种变化引发了资金的结构性转移,使得原本可用于其他方面的单位资金被大量挤出,进而对经济增长的步伐以及企业拓展的空间形成了制约[4];从市场机制角度,俞毛毛和钱金娥(2024)发现正向股票误定价的增加,会显著增强企业短期金融资产配置意愿[5]。
微观视角的金融化指的就是企业金融化,国内外学者根据自身理解,从不同层面界定这种行为。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利润获得和企业投资两个角度进行定义,Krippner(2005)认为金融化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途径更多地倾向于金融领域,而非自身原本经营的业务范畴,其对金融化的界定,是基于企业利润获取方式这一独特视角展开阐述的[6];基于企业投资角度,Davis(2017)认为金融化的三个特征:由金融资产带来的金融收入、增长的股利和利息支出以及股东价值取向[7]。国内学者根据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发展特点,主要从企业行为和结果的角度界定该行为。基于企业行为,马新啸等(2025)认为产权权利束分割能够削弱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推动国有企业“脱虚返实”[8];张跃军和刘文丽(2025)研究政府补助和新能源企业创新的关系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发挥调节效应,增强政府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9];许晨曦等(2024)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理解资本内涵,认为企业金融化是资本无序扩张的具体表征,所以需要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机制进行调控[10]。
...................
2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
2.1.1企业金融化
由文献综述可知,企业金融化主要包括资产金融化、收益金融化、现金流金融化。由于资产金融化是企业对资本分配的选择,收益金融化是企业金融化投资后的结果,仅采用其中一个角度,难以反映完整的企业金融化程度,因此本文在评价案例企业金融化状况时,将资产金融化和收益金融化两个角度结合使用。
学术界大多采用金融资产配置比率衡量企业资产金融化程度,金融资产配置比率越高,说明购置的金融资产越多,企业资产金融化程度越深。而其中,关于金融资产的认定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结合学者们对于金融资产划分的观点、新金融工具准则以及零售行业的特征,本文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八类项目的年末余额之和作为金融资产,也是本文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
对于收益金融化,本文参考张成思等(2020)中的判断方法,使用企业金融投资收益与营业利润的比值作为企业金融化的衡量指标[17]。金融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参股控股金融机构产生的收益。因此,本文的金融投资收益主要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汇兑收益三项。
................
2.2理论基础
2.2.1融资约束理论
融资约束理论是基于不完美市场MM定理产生的。融资约束理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解释。从广义视角来看,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因内部融资成本与外部融资成本存在差别而面临的限制状况。在信息完全对称的理想环境下,企业内部融资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处于相等水平;一旦信息不对称,二者便会产生差异。从狭义视角来看,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因高昂的融资成本或者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的情形。企业所处阶段不同,融资约束状态也呈现明显差异,其中,成长期阶段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情况最为严峻,所以这类企业倾向于借助投资者的情绪进行择时融资,以缓解融资约束,衰退期阶段企业次之,成熟期阶段企业最小(黄宏斌等,2016)[68]。
因此,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企业资产配置上会考虑保留更多流动性资产,其中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比较适合的选择。或者通过开展金融活动,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约束。
2.2.2预防性储蓄理论
预防性储蓄理论最早于1936年,由Keynes提出,他认为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防范和化解由于资金不足所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69]。Miller等人(1966)进一步指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对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汇率变动、市场波动等,企业出于预防性需求,会一定程度上持有货币资金等短期内易变现的资产[70]。
.....................
3案例介绍 .............................. 15
3.1苏宁易购基本情况介绍 .................. 15
3.1.1发展历程 ....................... 15
3.1.2投资管理制度 ..................... 16
4苏宁易购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果 ..................... 30
4.1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分析 ....................... 30
4.1.1目标事件选取 .......................... 30
4.1.2市场反应分析 ........................... 31
5苏宁易购金融化影响其企业价值的实现路径 ........................... 48
5.1投资结构路径 .......................... 48
5.1.1增加流动性金融资产,提高企业投资收益 ..................... 48
5.1.2提升长期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加剧企业投资风险 ............... 49
5苏宁易购金融化影响其企业价值的实现路径
5.1投资结构路径
5.1.1增加流动性金融资产,提高企业投资收益
根据预防储备理论的分析,企业进行短期金融资产投资是为了在保留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一定收益。苏宁易购刚上市时一直是零售行业的领先企业,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零售主业增长放缓,线下电器零售业务市场空间的有限,苏宁易购需要通过金融投资扩大企业经营范围。从表5-1可知,2012-2017年,苏宁易购短期金融资产的规模不断增加,且短期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占比最高达到91.24%。这说明企业成熟期的前期阶段,企业通过配置短期金融资产一定程度上防范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临时资金需求,并以增加利润来源来调节企业盈余,增加企业投资收益。另外,苏宁易购通过长期金融资产投资,还涉足了物流、金融、体育、房地产等多个业务领域,同样起到了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利润的作用。

会计学论文参考
会计学论文参考

........................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苏宁易购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指标分析以及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将金融化事件分类、划分阶段,对其金融化的企业价值效应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苏宁易购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金融化发展历程,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金融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别。其中苏宁易购初创期尚处于金融化的计划及准备阶段,成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少,以非流动金融资产为主,成熟期投资重点由短期金融资产转变为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主,衰退期投资重点变为流动与非流动金融资产并重。
第二,总体来看,苏宁易购金融化对企业价值具有重要影响,且其影响效果因金融政策的性质、企业价值形态和所处阶段而异。市场价值方面,善后类金融化政策抑制企业价值的提升,执行类金融化政策对企业价值影响不显著,而准备类金融化政策对企业价值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财务价值方面,成熟期企业金融化促进财务价值的提升,但对长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无明显效果,而衰退期企业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务价值的提升。EVA值方面,成熟期企业金融化促进EVA值的增加,而衰退期企业金融化抑制EVA值的增加。其中成熟期企业金融化经历了初期探索、逐渐步入正轨,企业价值由缓慢增长到急剧增加,而衰退期受金融化投资风险影响,企业价值迅速下滑,直至后期战略重心转变,企业价值的下滑趋势得以停止。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