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对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

时间:2025-09-07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基于中国1999—2018年二十年间积极参与构建RTA数字贸易规则这一既定事实,通过TAPED数据库和OECDICIO国家(地区)贸易增加值数据研究了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和其他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现有国际经贸规则迎来重构。一方面,贸易方式和贸易对象的数字化对贸易便利、关税与数字税、数字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准入、数字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的制度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数字贸易关乎网络安全和数据主权,需要各国构建相应的数字治理体系以实现监管协调。目前,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推动的全球层面的电子商务规则谈判进展缓慢①,各国转而与贸易伙伴国签署包含数字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以在区域和双边层面构建符合本国利益诉求的数字贸易规则。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在2018年签署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在跨境数据流动、计算设施位置、源代码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②。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2018年签署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提出了交互式计算机服务、公开政府数据等新议题③。中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盟十国在2020年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纳入了网络安全、国内税收例外说明等核心议题④;欧盟在2022年《数字市场法》和《数字服务法》生效后,又在2023年提出《数据法案》,在数据的流动、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做出硬性规定⑤。毋庸置疑,面对本国数字贸易发展需求和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竞争,参与构建RTA数字贸易规则是中国把握经济发展机遇、突破“规则合围”的必然途径⑥。
......................
1.2  文献综述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专门研究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对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的文献相对缺乏,但与之相关的研究已普遍开展,现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展开。
1.2.1  关于RTA数字贸易规则的研究
关于RTA数字贸易规则的研究可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1)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 关于RTA数字贸易规则的定性分析主要聚焦于RTA数字贸易规则的内容和模板两个方面。内容方面。2000年美国和约旦签署的《美国—约旦自由贸易协定》(United States-Jordan Free Trade Agreement)是第一个纳入电子商务条款的贸易协定,包含电子传输免关税和透明度两项议题①。此后,RTA数字贸易规则内容不断丰富,不仅出现了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无纸化交易、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等关于电子商务的条款,还进一步纳入了跨境数据流动、个人信息保护、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条款(Monteiro & Teh,2017;Janow & Mavroidis,2019;Azmeh et al.,2020)。其中,电子商务相关条款重在促进缔约方之间双边贸易的流程数字化(Baier et al.,2019;肖宇和夏杰长,2021);数据流动相关条款对数据跨境传输进行规范,有利于数字贸易发展,但有可能加剧某些缔约方国内数字企业的价值链“低端锁定”,并对缔约方的数字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Cory & Dascoli,2021;Huang et al.,2021);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条款则为数字贸易创造了公平的发展环境(周念利和李玉昊,2021)。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2.1  概念界定
2.1.1  RTA数字贸易规则
(1)核心议题
二十余年间,RTA数字贸易规则实现了内容的广化和深化。内容广化方面,RTA数字贸易规则不仅包含以货物贸易和传统服务贸易为对象的第一代规则,还包含针对新型数字服务贸易和数据贸易做出规定的第二代规则(Willemyns,2020)。其中,第一代规则将传统贸易规则拓展至数字贸易层面,包括电子传输免关税、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在线消费者保护等核心议题;第二代规则是关于数字贸易的新型规制,包括跨境数据流动、互联网开放、计算设施位置等核心议题。内容深化方面,RTA在数字贸易规则法律可执行性的基础上引入了争端解决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规则的约束性。表2.1据此梳理出了当下RTA数字贸易规则中的核心议题。其中,第一代规则包括A-K的11项核心议题;第二代规则包括L-W的12项核心议题。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被公认为开始于Viner(1950)提出的关税同盟理论,即完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对来自非成员国和地区的产品设置统一的关税。此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不断发展,在内容上拓展至数字贸易、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环境保护、产权保护等经济协作的方方面面,在形式上演变成优惠贸易安排、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形式。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有益探讨。Balassa(1967)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产品和要素的转移不受政府的歧视和限制的一种状态或者过程。余怡和张继成(2022)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在经济层面联合起来实现产品、资本、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自由流通的过程。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Viner(1950)认为应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静态效应分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部分:贸易创造部分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为成员国双边贸易创造便利,并降低了产品价格,进而扩大了双边贸易规模,最终增加了双方的贸易利益;贸易转移部分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替代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而产生的贸易利益。因而,静态效应取决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正负效应大小。动态效应则体现为市场扩大不仅能够带来规模经济、竞争加剧、投资吸引等正向影响,还可能会导致市场垄断、创新停滞、发展不平衡等负向影响。此后,众多学者拓展了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的范围,纳入了对产品结构、竞争收益、资本流动的考虑(孙志娜,2017)。
RTA数字贸易规则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不仅可以阐释RTA数字贸易规则的内容,还可以为其贸易效应的检验提供思路。
......................
3 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和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现状分析 .................... 22
3.1 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演进历程和主要特征 ... 22
3.1.1 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演进历程 ................. 22
3.1.2 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主要特征 ................. 24
4 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影响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实证研究 ......................... 36
4.1 研究设计 ........................ 36
4.1.1 模型构建 ......................... 36
4.1.2 变量解释和描述性统计 ............... 36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7
5.1 研究结论 ............................... 57
5.2 政策建议 ............................ 58
4  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影响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模型构建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结合数字贸易的特征,本文参考刘志中和陈迁影(2022)的做法,构建了以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以考察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和其他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
????????????????????????=????0+????1????????????_????????????????+????2????+????????+????????+????????+????????+???????????????????? (4.1) 其中,i表示出口国,j表示进口国,k表示出口行业,t表示年份;????????????????????????代表t年i国k行业出口到j国的各项增加值,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_????????????????代表t年i国和j国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总深度,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Z代表控制变量集合,分为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代表出口国固定效应;????????代表进口国固定效应;????????代表行业固定效应;????????代表年份固定效应;????0为截距项,????????????????????为随机扰动项。国家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市场规模(????????????????????_????????????????)、要素禀赋差异(????????????????_????????????????????????)、劳动生产率差异(????????_????????????????????????)、是否同为WTO成员(????????????????????????);此外,考虑到传统贸易数字化发展,纳入对监管质量差异(????????_????????????????????????)和进出口国互联网发展水平(????????????????????_????????????和????????????????????_????????????)的考虑。行业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出口行业总产出(????????????????_????????????????)和出口行业劳动生产率(????????????????_????????????????)。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中国1999—2018年二十年间积极参与构建RTA数字贸易规则这一既定事实,通过TAPED数据库和OECDICIO国家(地区)贸易增加值数据研究了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对中国和其他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分析典型事实发现,与“美式模板”和“欧式模板”不同,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综合考虑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法规基础,尊重其他缔约方的核心诉求,注重平衡贸易便利和数据主权,并逐步纳入高标准议题。可见,中国已初步形成RTA数字贸易规则“中国方案”,并在逐步完善其中内容。
第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总深度对中国和其他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增加了中国和其他缔约方的真实贸易获利;解构国内增加值发现,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总深度促进了中国和其他缔约方的非价值链出口和简单价值链出口,但在复杂价值链出口层面未有促进作用,这说明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贸易效应主要集中在区域内贸易,对中国和其他缔约方国内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有限。此外,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第三,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成本降低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是中国参与构建的RTA数字贸易规则的总深度提升中国和其他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两个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