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出口的影响探讨

时间:2025-08-16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的结论不仅填补了以往文献对于中国疫苗援助所带来的影响缺乏研究与论证的空白,更为深入地证实了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经济的积极有效性。这一发现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参考价值。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2020年1月始,在过去的几年间新冠病毒席卷了全球,成为了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疫情之初,世界各国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医疗体系承受着空前的压力,许多国家,甚至包括大部分发达国家,医疗体系也都面临崩溃和瘫痪。特别是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医疗资源的严重匮乏,根本无法独自应对这个全球性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WHO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高达6.3亿人次,其中已有约661万人死亡,欧美、拉美地区疫情较为严重1。从图1-1a和图1-1b中可以看到,部分国家的确诊率已超出50%,死亡率超出0.5%。
在此背景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政治问题。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实际上的不言自明的竞争态势下,各国的疫苗接种数量与其群体免疫局面的形成紧密相关。而一个国家的群体免疫局面能否形成,则关系到其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回归到常序轨道。退而言之,即使群体免疫局面囿于各种条件限制而不能在短期内形成,那么,避免因疫苗接种数量少而成为新冠病毒免疫洼地就是次佳选择。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共包含五章,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成四个小节,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本文在以受援国的出口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为对象,研究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影响中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说,主要阐述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分别是(1)人道主义援助的定义(2)服务贸易的界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3)货物贸易的界定及货物贸易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4)COVID‐19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5)中国式援助对国内和受援国产生的经济影响(6)文献评述:对以上五个部分进行总结归纳和评述,最后综合以上内容对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说。
第三章为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其中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1)研究的模型设定(2)数据来源(3)变量描述和(4)变量描述性统计。
第四章为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影响分析,该部分又主要被划分成两块,第一块为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第二块为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货物贸易的影响研究。两个大块都从平行趋势检验、基础回归、安慰剂检验、异质性分析和机制分析五个部分对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的出口服务贸易和出口货物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并得出主要结论,为中国援助乃至国际援助提出政策建议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2.1 文献综述
2.1.1 人道主义援助的定义
国际援助通常分为两类:人道主义援助和官方发展援助。1994年,联合国协调人道主义事务联合办公室(IASC)对人道主义援助进行了定义,旨在为在自然灾害、技术灾难或冲突等“复杂紧急情况”中临时需要支持的人群提供快速援助和危难救济。
历史上,人道主义援助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援助形式,其道德基础体现在人道主义法中。人道主义援助的原则表现在紧急援助的无条件性上,与发展援助通常伴随的多项条件形成明显对比。该援助不注重于民族、国家或发展,而是关注个体,无论其种族、国籍或公民身份。绝大多数自然灾害被分类为“突发事件”,即由短暂因果引发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主要是临时性的援助。然而,援助时间跨度较短,限制了受援国和援助国之间的谈判空间,援助方需做出正式的(人道主义)承诺,通常直接负责协调援助干预措施。从道德和法律角度看,人道主义援助的目标和标准都得到明确定义。联合国大会第46/182号决议明确表示,紧急援助应“根据人道、中立、公正和独立的原则”提供,与种族、国籍和其他政治因素无关。
米彦佑(2022)在文献中指出:“从类别属性来看,疫苗援助本质上是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基础的综合性对外援助。其直接目的是协助受援国有效应对并尽快摆脱新冠疫情这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因此其本质上属于‘人道主义援助’。”他在文中强调,首先,疫苗援助的作用具有扩散性,可发挥“发展援助”的效果;同时,疫苗援助对援助国疫情的减缓将产生促进经济社会复苏发展的附加效果。
...................
2.2 研究假说
新冠爆发之初,许多国家为了阻止病毒蔓延导致更多的国民造成感染而在国内实施了封锁政策,同时,对外入境也加强了管制,这些政策严重的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也不可避免的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Aiyar等(202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工作论文里表示,许多国家的国内封锁造成的供应中断对贸易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国际溢出效应,并且观察到这些国际溢出效应在大流行早期使得世界贸易下降了约60% ,对世界贸易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许多国家的国内封锁也是为了应对由于新冠病毒迅速扩张造成的医疗资源短缺而导致的医疗挤兑现象和新冠死亡率的增长。周文和廖宇航想(2024)使用99个国家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死亡人口及其他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指出,引起各国人口超额死亡的因素并不相同,这些因素不仅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等环境因素有关,还与疫苗接种等应对疫情的努力程度有关,一些欠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等原因面临较高的人口超额死亡;而一些经济发展较好,医疗卫生资源较丰富的国家,由于其防疫措施不利,也面临较高的人口超额死亡。因此可见,疫苗在防控新冠疫情减少死亡率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一些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较低,获取疫苗的能力有限,则无法通过提高疫苗接种率改善国民的健康环境,同时也无力阻止国内经济的恶化。但是有研究显示,提高疫苗接种率,尤其是提高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的改善该国的贸易环境,Kazunobu(2022)考察了COVID - 19疫苗接种是如何改变国际贸易的,其研究发现低收入出口国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其出口。又根据本文研究收集数据的统计结果,中国的疫苗援助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疫苗缺口都非常大,国民的疫苗接种率很难提升上去。因此,综上所述,本文在此可以合理的推测,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国家国内所面临的疫情困扰,从而有效的恢复生产,促进贸易的发展。
......................
第3章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19
3.1 模型设定 ................................... 19
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21
第4章 实证分析 ............................... 25
4.1 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出口服务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 ............ 25
4.1.1 平行趋势检验 .............................. 25
4.1.2 基准回归与安慰剂检验 ...................... 26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38
5.1 研究结论 ....................................... 38
5.2 政策建议 ............................. 38
第4章 实证分析
4.1中国疫苗援助对受援国出口服务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
4.1.1平行趋势检验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关键前提是平行趋势假设,即在中国对受援国进行疫苗援助前,疫苗受援国和非疫苗受援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变化趋势应该是平行的。
考虑到政策实施前和后几期的样本数据较少,本文将政策实施-4期前的数据汇总到第-4期, 将政策实施后3期的数据汇总到第3期,结果可从下图中观察到,所示的平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疫苗援助前的各期的系数估计值均不显著,且从中国对受援国进行疫苗援助后一期开始的系数估计值变得显著,这说明了,疫苗受援国和非疫苗受援国在接受中国疫苗捐赠前并无显著差异,因此研究样本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新冠疫苗援助对受援国出口服务贸易和出口货物贸易的研究与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新冠疫苗援助有效的促进了受援国的出口服务贸易,通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疫苗援助的数量越高则越能促进受援国出口服务贸易的恢复,并且受援国的交通运输贸易受到的中国疫苗援助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将受援国按人均收入划分为三个等级的经济体,可以发现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在接受疫苗援助后,出口服务贸易受到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其余经济体的表现则没有看到显著的影响。(2)同时,总体上而言,中国新冠疫苗援助也有效的促进了受援国的出口货物贸易,通过异质性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疫苗援助的数量越高则越能促进受援国出口货物贸易的恢复,并且进一步将受援国按人均收入划分为三个等级的经济体,可以发现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在接受疫苗援助后,出口货物贸易受到的积极影响非常显著,但高收入经济体和中等偏下和低收入经济体则在其中并未有积极的影响,这或许与高收入经济体的样本量过少和中低收入经济体受援国的国内疫苗接种和分配政策有关,但遗憾的是本文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未能在此进一步分析。(3)最后,将失业率和工业生产指数作为中国疫苗援助和受援国出口贸易间的机制渠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疫苗援助可以通过减少受援国的失业率从而提升该国的出口服务贸易,但是受援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在其中的影响并未起作用。而对于出口货物贸易部分,当把工业生产指数作为衡量受援国工业产品产能进行机制分析时,受援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与中国疫苗援助有明显的替代关系, 原因可能是工业生产水平高的国家的货物出口受到疫苗短缺影响的水平较低,即使在疫苗短缺的条件下,亦可保持正常的出口货物贸易,但总体而言,中国可以通过提升受援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从而对受援国的出口货物贸易产生积极影响。 当把失业率进行机制分析时,结果显示,中国疫苗援助可以通过减少受援国的失业率从而提升该国的出口货物贸易。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