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集约化改革背景下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防范探讨
本文是一篇运营管理论文,本文结合作者在银行中实际工作经验,对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收集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可行措施。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的趋势,各银行规模日益增大,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化和复杂化,银行风险管理受到银行业界及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1]。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监管作出重要部署,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银行业来说,各类业务的精细化操作特点凸显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尤为重要。2005年至今,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等文件制度推动银行业规范运营,可见银行操作风险的严重程度及监管力度,广受监管机构及银行业的重视[2][3]。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下,严峻的竞争压力倒逼全球银行业开展规模化的体制变革,主要内容为以内部运营集约化为核心,推动外部服务差异化,借助后台集中运营,创新改造流程模式。以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为例:工商银行起步较早,2006年实施机构改革;建设银行自2009年2月起,其总行便启动流程再造工程;中国银行自2013年开始起步研究集中运营模式[4]。至今,各大银行运营集约化改革仍持续推进中。
面对来自外部监管机构日益严格规范的监管要求,以及银行业内部运营集约化改革带来会计操作风险升级,关注会计操作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会计工作融入在银行各类业务中,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础核心,是银行风险控制及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着力点。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运营集约化改革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且国内外学者对操作风险研究较为成熟,巴塞尔委员会对其进行了权威定义。而随着行业的转型升级,国内外学者关于银行操作风险研究较多并不断更新。关于会计操作风险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基于操作风险理论对会计操作风险进行界定。
.....................
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现有文献分析,学者们对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较为成熟。但结合运营集约化改革以及针对政策性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研究较少,加之近年来,改革风向盛行,运营模式的变更使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发生新变化,对制度设计、内部控制、会计人员等多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紧跟改革发展脚步,围绕新发展、新变化、新要求探索并完善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理论。
(2)实践意义
本文选题源于本人工作实践,通过在实践中研究方法,以加强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对于A银行而言,加强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是维护其经营稳健和社会信誉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可以为A银行及其他政策性银行提供有效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促进国家金融稳定发展。政策性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监管的机构之一,其经营与发展状况关系着国家经济和金融的整体稳定。本研究可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政策性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参考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金融稳定发展。
运营管理论文怎么写
....................
2运营集约化改革与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理论研究
2.1基础理论
2.1.1流程再造理论
流程再造理论最初是于1993年,由美国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在《公司重组——企业革命宣言》提出。在此之前,企业管理往往遵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将工作简单地进行拆分为单元和环节,并重新分配到各项工作流程中,以此开展管理活动。20世纪90年代,管理思想激烈碰撞,MichaelHammer等人提出流程再造,并将其定义为:为提高和改善企业管理运用的核心要素,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必须对流程模式重新思考并进行根本性改革。该理论核心内涵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推翻劳动分工理论与模式,以推动企业管理在成本、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优化。具体表现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从而推动企业管理模式、配套手段、业务经营效果实现质的改变。
流程再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使客户体验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强调业务垂直化管理,以运营流程为中心,消除了部分重叠的部门职能,提升了运营效率;强调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流程再造基于规则运行,通过流程划分和确定业务边界,设置详细的作业标准和流程,以实现对管理人员的约束。运营集约化改革便是为满足发展需要和客户需求、应对环境变化发生的一种业务流程重塑式改革,是通过流程再造,推动组织架构、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变革。
....................
2.2运营集约化改革理论概述
2.2.1运营集约化改革概念
运营集约化是指改变管理理念,通过运用技术的革新,实现流程再造,具体表现为横跨不同组织结构或者业务种类,将分散的各类运营作业活动人员、系统、数据、标准等进行有机聚合,可以达到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对客服务水平等目的,实现资源集约化、成本控制等目标。
2.2.2运营集约化改革历程
银行运营集约化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系统化运营阶段。2010年前后,各商业银行开始研发核心系统,通过系统进行数据集中化和账务一体化处理,彻底与分散式手工会计时代告别,并明确了运营管理智能,实现了从会计管理到运营管理的转变。二是精益化运营阶段。通过进一步流程升级改造,实现前后台职能分离,通过省分行集中到全国大集中的过渡,细化业务操作分工,统一集中作业标准,达到规范化运营集中管理水平;三是智能化运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群日益转变的消费行为等,为顺应外部环境变化,各商业银行逐步引入“价值”元素,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持续优化运营模式,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在围绕“风险、效率、成本”等方面改革基础上,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价值创造。
......................
3 A政策性银行运营集约化改革及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17
3.1 A政策性银行的概况.......................17
3.2 A政策性银行运营集约化改革现状.............................17
3.3 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18
4运营集约化改革背景下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评估及成因分析...................22
4.1 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识别....................22
4.1.1人员管理风险.......................................22
4.1.2内部控制风险...........................22
5运营集约化改革背景下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40
5.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40
5.1.1调整人员结构,优化会计人员劳动组合...................40
5.1.2加强教育培训,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41
5运营集约化改革背景下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5.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5.1.1调整人员结构,优化会计人员劳动组合
优化人员结构,要完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合理用才的工作机制,深化院校合作,探索适应集约化改革人力资源整合道路。
合理配置会计人力资源。一是配优配齐会计人员。在机构扁平化改革过程中,切忌“一刀切”,应根据基层行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会计工作是银行运营的基础,应当合理保障基层行会计人员在编人数,释放人员压力。并且改进校园招聘工作,在拟定校园招聘方案时,能够适当向营业机构倾斜,在岗位设置上对工作地点、岗位职能、专业方向、学历等方面进行细化要求,招聘更多专业对口人才,使人力资源合理分布在各层级和各岗位上。同时设置补录流程,对于未招满的地方顺延下一位候选人,减少人员流失带来的沉没成本,缓解会计人员长时间人员紧缺的现状,为现有一线会计青年员工松绑,为营业机构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对岗位职责分工、部门间职能划分模糊的进行重新定位,人员集约的要求下,推动会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以更好专注于会计业务办理。要充分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必要性的思想认识,努力提高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能力,协调运转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岗位必须树立工作“一盘棋”思想,按照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自职责分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多方合作、紧密配合,形成完整、坚实的工作流程,让客户真正体验到具有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服务。
运营管理论文参考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运营集约化改革是从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架构更新和运行管理范围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综合性变革,是提升对客服务水平、加强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在变革过程中,A政策性银行在人员管理、制度流程设置、系统应用、外部事件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会计操作风险。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但A政策性银行会计风险防范起步较晚,与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又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业务不断发展,会计操作风险呈现出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出现诸多新问题,让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工作面临新挑战。
本文结合作者在银行中实际工作经验,对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收集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可行措施,得出结论如下:
一是在运营集约化改革与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A政策性银行为例,分析其初始信息,发现其重点为围绕人员管理、制度流程设置、系统应用、外部事件四方面进行管理。
二是结合A政策性银行管理现状,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会计操作风险进行评价。通过选取会计操作风险评价指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运用专家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整体风险评价,整体评价结果为中等风险,即现有管理措施效果中等,会计操作风险整体防范措施需要改进。
三是提出针对性举措以加强在运营集约化改革背景下A政策性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具体措施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内控合规管理、创新信息科技手段、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多维度综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使A政策性银行能够在完成业务流程重塑的同时,提升会计操作规范化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