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优化策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创业管理论文,本文的研究对象BD公司是一家国内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是一家典型的将内部创业写入企业文化且始终付诸于行动的公司。首先,在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中先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内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规模经济呈现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尤其在近几年全国新冠疫情肆虐,经济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上一年世界500强企业入榜企业名单发布,我国的入榜企业无论从经营稳定性、平均销售额,增长率等数据虽较疫情前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其中我国的企业共有143家登上榜单,美国合计122家企业也在排行榜中[1]。无论是企业总量还是新增企业数量,中国都领先于美国。从总量来看,上榜的中美两国企业数量占500强的比重超过了一半,也反映出两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之高、作用之大。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基于该情况,国务院于2018年9月18日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3]。从中央到地方,政策频开绿灯,在监管和服务上大下功夫,支持并鼓励“创业”和“创新”,为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搭好桥铺好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经济引擎的推动下,我们发现身边的创业者越来越多,各个都想做“个体户”、“老板”。
企业发展需要一种动力,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面临动力不足或者失衡的状态。作为成熟的企业,在面对发展中的窘境,如果全方位转型不太现实,着手与对新项目、新业态、新模式的研究和开发,能够有效的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有利于提高竞争力。而内部创业可以作为企业延续发展、激发员工创业激情,扭转不利局面的一种手段。现在很多大企业已经意识到内部创业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企业未来发展大局的至关重要的管理日程。企业内部也存在不甘平庸、勇于冒险、积极创新的员工,而企业内部创业也给这些员工带来了较大机遇。首先,针对一些大型企业的内部创业而言,本来就具有母公司的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能够更好地为内部创业创造便利条件。其次,若内部创业成功,可以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最后,内部创业可以改变原有产业布局,使得一些夕阳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重新焕发生机。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研究目的
由于国内互联网企业已经是三分天下,已经有百度、腾讯、阿里各占江山,外部竞争压力大,由于支付和社交的粘性结合,用户忠诚度高。随着公司业务和规模的扩大,BD公司企业内部的“大企业病”也随之暴露出来。虽然一直倡导延迟满足、拥抱变化,但是依旧存在人才流失、管理不畅、技术研发趋缓等弊端。
BD公司一直秉承始终创业的姿态,鼓励并支持内部创业,激发公司活力,促进产品创新和业务、制度改革,以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及产品的更新迭代,内部创业实践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本论文旨在根据对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的研究,找出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出针对BD公司为例的创新性或者互联网企业如何通过优化内部创业管理来实现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
1.2.2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叙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然后针对国内外学者在创业和内部创业的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并综评,最后扼要的介绍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技术路线。
第二部则主要介绍相关概念及其界定、相关理论基础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即围绕文章中心,按照创业、内部创业的顺序,分别阐述其含义;然后再针对文章所用到的理论基础进行说明,使得文章有理可依。
第三部分为BD公司内部创业环境分析,分为内部环境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其中BD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分为:政治——宏观政策、经济——产业经济、社会——网络普及和市场——同行竞争四个维度。BD公司内部环境分析是按照创业要素来分析的,分别从:资源——企业创新成果、团队——企业人才培养以及企业机会三个角度。
第四部分为BD公司内部创业现状,首先对BD公司进行介绍,然后对BD公司内部员工和管理层进行问卷调研,同时也选取了5位不同业务线的员工进行访谈;其次提出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成功的因素;再指出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为内部创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实践,首先通过对同行业4个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创业活动进行分析;再对BD公司与其他互联网公司内部创业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对互联网公司在内部创业的实践进行经验总结。
...........................
2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创业
当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创业”阐释为创办事业。“事业”一词的含义可描述为:人类从事一种具有一定目标性、规模性和系统性的系列活动,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事宜。而关于“创立基业”一词,在古代几乎为帝王将相的专有称谓。比如在中国古代,前有孟子关于“君子创业垂统”的教育,后有关于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的遗恨。
“创业”一词在英文的表述中呈现出三种较为悬殊形式:第一种表达为venture;第二种表达为entrepreneurship;第三种表达为startup。对于venture一词来讲,另一种释义为“冒险”,正如企业在创业初期一样,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创业者也就是企业家同样存在着冒险精神,这一冒险精神也促成了企业的创立。“entrepreneurship”一词是由“entrepreneur”+“ship”+构成。换而言之,创业就是企业家+创业精神相结合的一种有形产物。“entrepreneurship”主要表示静止模态下的创业活动或者正在处于创业的状态。startup则是动态的层次表示创建企业。
关于“创业”概念,可追述到1921年,由学者Knight进行阐释。他认为创业可以表述为一种预测未来活动的一种能力[27]。此外,Schumoeter认为创业是一种创新的活动,创业者是通过利用和实践生产要素而产生的一系列创新活动[28]。李志能等学者则认为:创业是一种善于发掘价值和捕获机会的行为,并且能够借此创造出具有革新性的产品或者由于当前行业的服务的活动,能够实现该行为下的潜在价值的过程[29]。国外学者Timmons指出:创业是一种思维、预判和实践的活动,该行为不仅受到机会因素的干扰,还需要创业者具有完善且缜密的实施方案,也具有一定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30]。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 PEST分析法
在对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的时候,通常要运用到PEST分析法。PEST分析方法则是由美国著名学者Johnson G&Scholes K提出的,即包含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的总称。也就是,在对企业外部的宏观环境进行考察时,利用以上这四个方面来研究企业所面对的机会与挑战[35]。
政治(Politics):也就是政治法律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实际和潜在影响因素的政治力量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政治稳定程度、政治经济体制路线、方针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经济(Economy):也就是常见的经济因素,可表述为国家宏观经济制度下的利率水平、物价水平、国民收入水平、资源状况、产业格局、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不仅要关注本国的经济状况,也不能忽视国外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社会(Society):影响企业的社会因素可能包括人口水平、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消费结构等。
技术(Technology):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发明、新技术、新工艺等都属于这个领域的影响因素,企业不能忽视的就是自身的科技水平、科技转化和发展方向等。
.................
3 BD公司内部创业环境分析 ............................ 15
3.1 外部环境分析 ............................................ 15
3.1.1 宏观政策:国家助力互联网行业发展 ..................................... 15
3.1.2 产业经济:互联网经济增长迸发新生 ..................................... 15
4 BD公司企业内部创业管理现状 ........................... 25
4.1 BD公司企业概况 ...................................... 25
4.2 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实证调研 .......................... 26
5 内部创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 39
5.1 内部创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实践 ................................ 39
5.1.1 Google 的内部创业 .......................... 39
5.1.2 阿里巴巴的内部创业 ................................ 39
6 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6.1优化内部创业的组织结构
6.1.1成立专责内部创业项目的部门
不同的企业对企业内部创业会选择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培养方式,都需要成立专责的部门来扛起大旗。有的企业会成立专门的事业部组织单位,用于孵化内部创业项目,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在内部创业项目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再独立运作。目前国内上使用这种事业部组织单位形式的则有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在公司内部有创新事业群,经过重组以后目前创新事业群有:UC及旗下移动创新业务,以及天猫精灵、阿里文学、阿里音乐[65]。目前有名的“钉钉”和“盒马”就是从创新事业群中孵化以后,然后单独成立新的事业群或者并入其他事业群中。而有的企业则是在创业项目的筹备工作准备就绪后,就放手让新成立的公司独立经营,通过在新领域的开拓,为企业带来全新的生机。中国电信就是利用的这种组织形式,成立了“天翼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来培育创新公司。
在研究BD公司的内部创业中,发现BD公司目前并没有专责的内部创业项目的部门,内部创业活动处在随机性、偶然性中,这会导致即使员工有内部创业的想法,也很难找到对接的部门来付诸于实践。所以对于BD公司这种业务种类复杂,公司员工人数较多的创业型互联网公司,成立专责内部创业的部门势在必行。BD公司成立的内部创业专责部门的形式可以创业一个创新部门,然后对员工创业的构思进行评估,然后内部试跑,如果有可行性则可以单独成立产品线,从而激发员工的内部创业思维,也可以为BD公司的业务寻找新的突破口。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1)在互联网公司激烈的竞争下,实现流量变现,抓住用户忠诚度,快速产品迭代,快速实现技术升级,这是每个互联网公司需要面对的。公司内部创业是每个互联网公司都会经历的过程,纵观本文中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在内部创业的实践可得,内部创业是能够有效激发公司员工创新和为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强公司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2)BD公司是把“始终创业”写入企业文化中,但是在对BD公司内部创业管理的研究中依旧发现公司对内部创业的企业文化并没有付诸实践,并且也存在与企业文化相背离的“向上管理”现象。
(3)企业内部创业是企业转型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需要公司各个层面的支持,建立激励和保障制度,建立符合公司战略目标的内部创业模式,将内部创业文化融入本身企业文化中并践行落地,培养创新人才等都是优化内部创业的有效策略。
(4)BD公司内部创业活动并没有机制、模式和制度的支持,这些弊端使得BD公司的内部创业活动无法顺利开展,难以使得员工激发内部创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