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管理沟通 > 正文

萨提亚沟通模式提升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能力的探讨

时间:2025-07-10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管理沟通论文,笔者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X社区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原因和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访谈、上门走访的方式联系的方式在该社区完成了小组的招募工作。笔者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水平逐步提高,教育政策逐渐完善,男女科学素质水平差距缩小,女性获得了教育机会,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也获得了更多就业机会;2022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达到3.2亿,占全体就业人员的43.2%。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女性就业人员为6766.4万,占比40.5%。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物质水平保障,随之而来的压力使得很多女性不得不投身于工作岗位上,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双职工家庭;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双职工家庭家务分工,工作及生活的冲突矛盾,其中最让社会关注的是亲子问题。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照看自己的孩子,年轻父母们选择把孩子交给老一辈照顾,或者通过聘请保姆、托儿所等方式来解决孩子的教养问题;双职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长时间角色缺失,导致亲子关系疏离。而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沟通是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一个家庭和谐与否,取决于亲子关系是否良好。《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目前中国的父母和孩子沟通现状并不乐观,超过70%的学生认为家长需要改变沟通方式,这表明亲子沟通需要被重视。目前我国双职工家庭占比非常大,这类家庭经济收入稳定,看似幸福指数高,但是亲子沟通状况并不乐观。亲子沟通质量不仅影响着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还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双职工家庭中的孩子年龄分布较广,而介于6至14岁之间的孩子正经历社会化的关键阶段,父母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阶段的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完整人格的形成。亲子之间沟通的质量不仅是衡量亲子关系是否良好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家庭整体和谐的重要因素,若亲子沟通出现障碍,这不单是家庭成员个体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因此针对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问题,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研究意义。
.......................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亲子沟通的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者对亲子关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沟通作为提升亲子关系的重要桥梁,在亲子关系研究领域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亲子沟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沟通类型、内容以及沟通对青少年的影响等方面。
首先是对于关于亲子沟通类型的研究;Barnes和Olson(1985)对亲子间沟通的开放程度展开研究,他们认为在不开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不愿意分享真实思想和情感,亦或不愿与对方进行交流,当对方试图沟通时选择沉默回应。与之相对的,在开放的家庭氛围里,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做到相互坦诚和直接沟通,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且倾听对方的观点。Vuchinich(2002)发现亲子沟通模式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积极沟通的特征包括微笑、夸赞、认可、分享积极的情绪、提供支持等。消极沟通表现为责怪、批评、产生分歧、争执、谴责乃至辱骂。虽然学者们对沟通模式类型的表述有不同,但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认为只有在开放积极的沟通环境里,才能实现亲子之间的坦诚和有效沟通,因此想要改善亲子之间的沟通,除了改变个人,也需要良好的环境来支撑。其次是国外学者对亲子沟通内容的研究,Youniss和Smollar(1987)通过研究发现,其实亲子之间能够分享的话题很丰富,包括彼此的生活、情感以及学习或者工作,而通过了解亲子沟通的内容也可以判断出判断出亲子沟通质量,进而掌握亲子关系的特点。尽管亲子之间能够沟通的内容很丰富,但亲子之间沟通频率并不高。Noller(1985)发现青少年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主动交流的意识,且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出现回避沟通的情景,其原因是父母交流意识的淡薄,这也体现了沟通的意识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
.............................
2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双职工家庭
双职工家庭是指男女双方都直接从事生产或工作的家庭,与传统的单一职工家庭(通常是父亲工作,母亲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有所不同,在这种家庭结构中,两位成年人均参与职场工作,共同承担家庭经济来源的责任。双职工家庭模式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由于现实压力,父母将孩子交给祖辈照顾,出现隔代教养现象。隔代教养又分为完全隔代教养和不完全隔代教养:完全隔代教养现象一般发生在农村,父母由于长时间外出工作,父辈将孩子完全交给祖辈照料,由此产生留守儿童群体;不完全隔代教养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由祖父母照料,父母在工作之余,如周末或休息日,参与孩子的教养工作。此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双职工家庭主要是指父母都在工作,且由祖辈承担不完全教养责任的城市家庭。
2.1.2萨提亚沟通模式
萨提亚沟通模式,也称为萨提亚模式(Satir Model),由美国家庭治疗师弗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提出,该模式旨在改善家庭系统内部的沟通方式、改善家庭内部关系。萨提亚沟通模式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自我价值的提升、有效沟通的建立以及正面情感的表达;萨提亚沟通模式的目标是促进更为真诚、开放和功能性的沟通,帮助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建立更深的联结,实现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因此该模式广泛应用于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改善和个人自我发展领域。
..................................
2.2研究理论基础:萨提亚沟通模式
2.2.1萨提亚沟通模式的传承和发展
萨提亚沟通模式的发展可追溯至1951年,当时萨提亚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察觉到了家庭系统内蕴含的独特动力。她发现,转变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能够触发整个家庭系统的转变。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萨提亚不断完善这一理论,并于1964年出版了经典之作《联合家庭治疗》,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核心治疗理念。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平等的价值,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价值平等的基础上。她强调,即便在外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内部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尽管我们无法更改过往,但可以转变过往对我们的影响。通过欣赏并接纳过去,我们能够提升对当下的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萨提亚沟通模式治之所以在亚洲、中国得到很大的欢迎,和亚洲文化和中国当今阶段有关。该模式重在关爱自我,曾经中国人很少觉察自己内在的“自我”,而现在,当他们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的时候,会在情感上被触动,并对自己的个人成长感到兴奋,当个体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的,转变对自己的看法就会更接纳自己。萨提亚沟通模式主要从个人和家庭系统两个维度全方位地解决个人所面临的困扰;通过改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来增强个体的自尊心、优化沟通技巧,引导人们朝向更加“人性化”的生活,实现个体的内外一致与身心整合。

管理沟通论文怎么写
管理沟通论文怎么写

...............................
3 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现状、原因及需求分析 .................................. 26
3.1 研究对象选取 ............................... 26
3.1.1 非结构访谈对象选择 ....................... 26
3.1.2 问卷调查对象选择 ................................ 26
4 萨提亚沟通模式对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介入 ...................... 34
4.1 介入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方案设计 ................................ 34
4.1.1 小组成员基本情况 ................................. 34
4.1.2 小组问题及需求分析 ........................... 35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7
5.1 研究结论 .......................... 67
5.1.1 表里一致:正确的自我表达和有效沟通 ................. 67
5.1.2 冰山模型: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联结 ....................... 68
4萨提亚沟通模式对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介入
4.1介入双职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方案设计
4.1.1小组成员基本情况
在小组的准备阶段,首先进行了小组组员的招募工作。招募方式以社工主动联系问卷调查的家庭为主,结合社区推荐、朋友推荐和线上微信推广、社区活动群发布的方式作为补充;在前期招募完成后,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招募小组成员日常情况,明确小组人员对于本次小组活动的期待,对本次小组活动的要求和建议,最终确定6组双职工家庭亲子为小组工作的服务对象;在确认小组成员时间后,依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制定了工作计划。经过与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资源协调,选定未保中心活动室为固定的小组开展地点,将每周六定为小组活动时间,小组活动的时长将依据活动内容需要灵活调整。小组招募的12名成员的相关情况如下:

管理沟通论文参考
管理沟通论文参考

....................................
5研究结论与反思
5.1研究结论
5.1.1表里一致:正确的自我表达和有效沟通
沟通是双方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姿态则决定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低自尊的生存姿态则会导致沟通障碍。萨提亚认为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是低自尊的四种生存姿态;拥有这四种生存姿态的人牺牲了自我价值感,将自己与他人关系维持在一种不健康不安全的状态,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不能真实地反应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以他们生活得非常纠结,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牺牲自我感受,无法和他人达到有效的沟通;也就是说我们经常是表里不一致的,但如果能做到一致性沟通,就能更准确的去表达,从而摆脱这种纠结的沟通状态。
本次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发现表里一致的沟通对改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通过一致性沟通,能够帮助小组内亲子家庭营造支持的家庭关系,通过正确的自我表达,保证沟通的有效性。这和Watzlawick、Beavin Bavelas和Jackson在1967年的著作《人类交流的语用学》的研究存在共通之处,他们深入探讨了交流原则,尤其是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之间的一致性,其研究强调,有效的沟通取决于语言与非语言线索(如语气和肢体语言)的一致性。他们认为,这种一致性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减少误解和加强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一致的沟通通过鼓励尊重家庭结构和界限的清晰、诚实的互动来增强家庭活力,结构性家庭疗法强调了这种沟通对于解决冲突和营造支持性环境至关重要,这也间接支持了一致沟通在促进家庭单位内更健康的关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效性。John Gottman在《育儿的核心:如何养育一个情商高的孩子》一书中强调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性。他提倡“情绪辅导”,这是一种父母通过情绪理解和调节来引导孩子的方法。通过直接承认和解决情绪,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而提高情绪健康、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通过确保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息清晰、善解人意和有效来符合一致沟通的原则。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