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应性组织建设的DB设计院转型发展战略思考
本文是一篇企业战略管理论文,本文以中国六大区域电力设计院之一的典型国有大型发电设计企业为代表,基于适应性组织建设视角进行案例研究,充分运用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理论,应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识别锁定关键成功因素,采用AHP层次分析决策方法评价适应性组织结构,结合实证结论得到基于适应性组织建设的发电设计企业转型发展典型路径。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将迎来全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全球范围内的新型工业革命再次启动,“再工业化”理念由美国提出、“工业4.0”产生于德国、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发电设计市场的发展趋势也随之产生了明显变化。
随着全球疫情结束,全社会经济逐步进入恢复性发展期,全球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同时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电力工程行业步入快车道,电力勘察设计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春天。“新质生产力”的国家大背景下,火力发电市场收缩、分布式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新型能源市场扩大,这给传统的发电(电力)设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极大的机遇。
随着节能减排及碳交易政策的实施,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资源及环境约束,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将呈现下降趋势。
全球低碳发展逐步深化,能源系统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多元化能源系统将大力发展。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清洁能源将迅猛发展。煤、气、油等一次能源的占比将分别降至2050年的20%~65%不等,而可再生能源将相应增长至20%~60%——据《BP世界能源展望》的科学预测。大量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发电装机容量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世界电力需求总量将达约28万亿千瓦时;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新增发电装机约15亿千瓦,中国以外新增装机中新能源占60%以上。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意义
新型工业革命呼唤企业的创新发展。基于我国发电设计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应以企业转型引领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发电设计企业,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包括战略、体系、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必须进行整体性设计,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尤其要加强科学设定转型战略目标、路径、模式等。当前发电设计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培育企业内在的动态能力和融合贯通组织的执行能力。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已无法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企业转型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通过转型,企业可以重新配置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此外,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盛行,企业转型也成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于传统发电设计企业,转型既要考虑革命性也要考虑延续性、稳定性和动态性,即适应性转型。
目前学术界大部分聚焦于产业政策领域研究;缺乏适宜国有大型电力设计企业以柔性灵活的适应性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企业转型新视角的整体性、系统性的企业转型理论研究。同时,一部分面临新形势的转型企业只注重技术的创新,形成了重技术创新引进,轻组织管理创新的常规思维。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的缺失是其问题的根源,即缺乏科学的方法论去谋划、执行、控制组织转型战略。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组织管理体系内涵、机制,指导企业基于适应性组织建设视角转型,坚持科学方法论揭示什么是企业转型,怎么样进行发电设计企业转型一系列问题。使之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以其标准化为手段、以要素循环机制形成新型核心能力,打通企业价值链“卡脖子”环节,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中科学、规范地实践转型。本文以适应性组织建设为视角,以管理体系方法论为指导,寻找到转型发展研究的新路径模式。
........................
第2章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企业转型的定义
钱颜文等(2023)提出企业转型是企业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决策领导者在评估内外因后,对其长期目标、核心竞争力以及商业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和重构,做出战略决策的动态过程[12]。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适合自身战略发展方向的模式,才能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立足。
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技术及产品飞速更新,各行业均倾向于延伸产业链,行业间互相渗透情况越来越多。何小刚(2019)指出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行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边界日益模糊,带动了企业战略跨产业化转型[16]。胡海波等(2016)认为只有企业高层能快速对外部环境做出评判,才能创造性的把握好市场发展机遇[22]。这对企业转型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响应提出了要求。而应对环境变化,第一步就是设计适应未来环境的组织结构。芮明杰等(2005)认为企业转型的实质是调整企业组织内部构成要素关系,进而建立一种符合环境动态的新组织结构[23]。
主动性、系统性、复杂性和风险性是企业转型具有的四大特征。Pettigrew等(2001)指出企业转型是企业在面临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内部企业资源约束的客观条件下,由决策领导者基于企业所处环境内外因的评估结果,做出主观的企业转型决策,是企业进行的主动行为过程[24]。
........................
2.2理论基础
2.2.1组织韧性理论
2.2.1.1起源与定义
柴书毓(2023)研究提到组织韧性最早起源于17世纪20年代的拉丁语“resililo”,本义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改变后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32],最早在物理学文献中,张秀娥等(2021)指出在生态学、心理学领域,其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3]。如Kantur D等(2012)研究认为韧性被视为衡量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一个指标[34],它意味着通过维持组织功能而不产生重大分歧来同化变化和干扰。在灾难和危机管理领域,韧性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在社会层面,Lavigna F(2022)提出韧性指的是社会单位(如组织、社区)减轻和控制灾害所产生的影响[35],以及以尽量减少社会混乱的方式开展恢复活动的能力。这些对韧性的描述表明,韧性既涵盖了预防危机发生的防范措施,又包括应对和尽量减少危机影响的事后战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学家梅耶首先将韧性带入组织管理学中,关于组织韧性的研究从此开展。在常规的定义中,组织韧性通常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理解。这里,我们可以通过静态观察来理解组织的韧性。张吉昌在2021年提出,韧性通常被理解为在遭遇逆境时能迅速恢复并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36]。张海波等(2022)认为当面临危机挑战时,组织所拥有的特性、品质和环境,它们都体现了组织的良好运作和发展状况[37]。
在动态视角下,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过程理解和能力理解。路江涌(2021)的过程理论认为,组织的韧性是指组织成员有意识地利用自身的技能和资源,预见并处理危机,以及在危机结束后的恢复过程[38]。李乾文等(2021)从能力观角度提出组织韧性是指组织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压力时,通过调整自身结构和行为,积极应对并从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竞争优势的能力[39]。
...............................
第3章DB设计院战略环境分析...........................18
3.1 DB设计院简介及发展战略概述............................18
3.2 DB设计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18
第4章DB设计院适应性组织建设转型战略分析评价选择...........36
4.1转型战略概述...............................36
4.2关键成功因素.......................................36
第5章DB设计院转型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52
5.1重塑适应性组织架构....................................52
5.1.1适应性组织调整目标.............................52
5.1.2适应性组织调整原则...............................52
第5章DB设计院转型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5.1重塑适应性组织架构
5.1.1适应性组织调整目标
DB设计院作为一家具有强大实力和丰富经验的电力设计企业,必须不断跟踪和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组织架构,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DB设计院应该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研究,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和优化自身的组织架构,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
5.1.2适应性组织调整原则
重新打造DB设计院的组织体系时,为实现更适当的调整,基于格鲁克(William F.Glueck)提出的权变组织结构的原则,借鉴部分成功案例,整理出如下可以借鉴的适应性调整原则:
1)精简组织架构:通过优化职能划分来规避可能存在的部门间交叉与重复现象,从而提升组织运行效率。
2)注重流程导向:整合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构建流程型组织形式,提升组织协同效应。这种模式下,成功的例子是华为公司的流程型组织设计,它在1999年就对流程体系建设的战略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华为的流程型组织围绕着价值链分析,设计管控与重心,基于流程定职能,基于流程设计岗位等步骤进行组织设计。这些设计步骤使得华为可以将不同部门的职责与工作流有效整合,构建一个流程型的组织形式。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参考
....................
第6章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转型是为了企业更有效、更快速的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转型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及时根据需求调整转型方向,但转型战略路径则万变不离其宗,具有一定普适性。综合前述DB设计院基于适应性组织建设的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过程,归纳此类发电设计企业转型的路径。企业转型过程可分为环境分析、竞争优势辨别、规划新能力、优化适应性组织结构和绩效目标考核改进几个步骤。具体路径可归纳为:
第一步:深入研究企业转型历程,尤其对于国企,还应充分考虑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企业转型改革所要达到的经济与非经济目标指标。
第二步:使用战略环境分析模型工具对企业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态势进行系统分析,并识别关键因素,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根源。如所识别到的关键因素为组织结构与目标不匹配,则进行下一步。
第三步:根据适应性组织结构目标利用层次分析等方法从理论上选择合适的适应性组织结构形式。
第四步:对新制定的适应性组织结构进行设计、试行、考核、改进的PDCA循环,不断循环递进。并采用合适的保障措施在尽量短的周期内完成从原有组织结构到新型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过渡。
基于适应性组织建设的发电设计企业转型新路径,对发电设计企业基于组织管理体系转型形成了一定理论创新,为DB设计院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为我国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提高竞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