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邻近性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间合作论文产出的
本文是一篇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本文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为对象,选择2017-2021年该学科CSSCI上来源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和总结、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概况进行分析、利用k-core算法将信息资源学科研究机构合作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利用QAP分析方法对影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合作产出数量和产出质量的多维邻近性指标进行分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以及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科研合作已然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常态,越来越多的论文、专利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产生的①。十九大以来,我国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创新,而科研合作已经成为打破隔阂、不断创新从而促进科研的必要方式②。美国社会学家Zuckerma③和科学计量学家Glanzel④通过研究得出,合作对于科研成果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推动科研创新的进步与发展。科研合作从本质上看是指科学家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采取的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协同与合作行为⑤,可以实现科研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全球科学研究的发展。此外,学者们在科研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传播,并且由合作撰写的论文也获得了更高的影响力⑥。当前,科研合作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模式之一,而如何提高合作效率、提升合作产出质量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⑦。在大科学时代,科研合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个人、科研机构以及国家之间的合作⑧,这些范围形式内的合作正日益融入并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展现出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快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202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⑨。
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主要是多维邻近性视角下机构间科研合作对论文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因此将对机构间科研合作和多维邻近性视角下科研合作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1.2.1机构间科研合作研究现状
通过合作发表学术论文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随后,科研合作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于是研究合作关系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大主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计量学之父Price DJ①就对科研合作的现象进行了探究,随后Beaver DD关于科研合著的系列研究开辟了计量学界对科研合作的研究热潮②。科研合作根据其合作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为国家合作、机构合作、个人合作。通过梳理现有国内外关于机构间科研合作相关研究,从研究方法理论上来看,大多是建立在科学计量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在影响机构科研合作的因素分析、机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机构间科研合作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分析三方面内容。
(1)影响机构间科研合作的因素分析
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的不同,在不同的思考角度下,不同学者研究机构间科研合作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Fu HZ等①对核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和机构合作进行分析,发现学科综合实力领先的机构会更多的参与到科研合作中。随后谭春辉等②的研究也同样证明了专业实力是影响跨机构科研合作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Chen GH等③发现,政治因素会影响到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合作的积极性,而经济因素也会影响科研人员参与机构合作的方式。Olneda-Gmez C等④分析了西班牙大学的合著情况,同样发现政治隶属关系会影响其合作模式,另外地域邻近性同样会对合作模式产生影响。Cao Zhan等⑤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医学科研合作网络,研究发现大部分多维邻近性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对科研合作产生正向影响,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邱均平⑥在对图情学科机构合作的研究中发现,机构在合作中会产生“邻近合作”现象和“强强合作”现象,同一地区的机构更倾向于与本地区或者邻近地区的机构进行合作。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指有明确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向,有学术带头人并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能够长期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将科研计划和科研活动转化成科研成果的机构。科研机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机构性质上来看,科研机构可以分为盈利性科研机构和非盈利性科研机构;从所属体系上来看,科研机构可以分为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中心和民间科研机构等。科研机构是科研成果的生产主体,科研成果的类型有学术论文、专利、科研报告等,因此本文将发表学术论文的机构作为科研机构。
....................
2.2学术论文产出
学术产出是衡量学术科研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著作以及各类技术报告等都属于学术产出,其中,“学术论文”是最常见的产出形式,学术论文产出作为学术科研产出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科研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文量是衡量学术论文产出的一个直接性指标,学术论文产出的数量是最直接的判断方式。我国当前的科研现状是普遍重视产出的数量,对质量的追求还有待提高,真正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却不多①。学界最开始对科研成果的质量进行评价一般是通过同领域专家的评价来判断,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引文索引的出现,通过科学引文数据库计算的学术论文被引量成为了评价论文质量运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②。
因此,本文衡量学术论文产出将从“质”和“量”两个角度考虑,将机构合作产出论文的数量作为学术论文的“量”,将机构合作产出论文的被引量作为学术论文的“质”。
.........................
3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机构间合作现状 ............................... 23
3.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3
3.1.1 数据采集 ................................... 2
3.1.2 数据预处理 ...................................... 24
4 研究设计 ................................... 30
4.1 研究假设 ................................. 30
4.1.1 地理邻近性对机构间科研合作产出的影响 .......................... 30
4.1.2 制度邻近性对机构间科研合作产出的影响 .......................... 30
5 实证分析 .................................... 37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7
5.2 QAP相关分析 ............................ 37
5实证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自变量、因变量及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5-1,描述性统计分析列出了9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由表可知,各变量数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利用Stata17.0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得到的VIF值均小于5,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即本文样本选取合理,可以进行后续一系列的分析。
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论文参考
.........................
6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总结
本文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为对象,选择2017-2021年该学科CSSCI上来源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和总结、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概况进行分析、利用k-core算法将信息资源学科研究机构合作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利用QAP分析方法对影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合作产出数量和产出质量的多维邻近性指标进行分析。
经研究发现,本文提出地理邻近性、制度邻近性、社会邻近性、组织邻近性和实力邻近性的五维邻近性框架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机构合作产出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整体层面上,5个多维邻近性指标分别对合作产出数量和质量存在显著正向或者负向影响,得到6个假设成立、4个假设反向成立;在高层次合作层面上,除实力邻近性之外,其余邻近性指标对机构合作均产生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得到5个假设成立、3个假设反向成立、2个假设不成立;在中层次合作层面上,除地理邻近对合作产出数量影响不显著,假设不成立外,其余假设均得到成立或反向成立;在低层次合作层面上,本文提出的多维邻近性指标均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机构合作产出。
因此本文考虑了机构合作的层次划分,根据研究对象合理的构建了本文的多维邻近性研究框架,针对整体层面及分层层面影响机构合作产出的多维邻近性指标进行研究,丰富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机构合作以及多维邻近性相关主题的研究视角,并为促进本学科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