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实证探讨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本研究旨在探讨跨境电商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具体影响,以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水平。再次,本文测算2015-2022年我国各省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实证分析其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省域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疫情后供应链紧张等多重挑战,导致国际贸易增长乏力。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经济依然面临严峻形势。然而,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正在加速扩张,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我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美国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分析,全球电商渗透率尚未达到峰值,长期来看仍存在增长空间。预计到2026年,全球电商规模将从目前的3.3万亿元增长至5.4万亿元。跨境电商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促进了市场的开放与竞争,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创新,从而有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事实上,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我国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
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并将其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的我国来说,提升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尽管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2022年受到奥密克戎毒株的影响,经济增速下滑至不足5%。这表明,我们需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评估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追求数量上的增长。
国际金融论文怎么写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跨境电商的定义
关于跨境电商的概念研究,Shih(2012)将其定义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跨境商品交易中的运用,将交易、产品流、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以及资金流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化。关注的重点是跨境电商中的企业间(B2B)和企业与消费者(B2C)的交易模式。例如,Safans(2013)和Shih(2012)等学者指出,跨境电商中的B2B是指商家之间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产品和服务在线交易的过程。而在对B2C的研究中,Mann(2000)指出,跨境电商中的B2C是指消费者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和相关信息的购买。这些研究内容强调了跨境电商中交易模式的变化,虽然并没有明确设计对外贸易,但仍构成了跨境电商中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
国外对研究跨境电商主要与电子商务或国际贸易对比,并探讨跨境电商在搜索成本、互联网平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中小企业方面的优劣势。(Mann,2000;Shih,2012;Thai Young Kim和Safans,2013),而Shin-Kyuo(2008)则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跨境电商可以在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对此,Alyoubi(2019)明确指出,一方面跨境电商是企业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在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和销售活动。通常情况下,跨境电商指的是在线商店或电子商务平台在国际市场上经营业务,向海外客户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这种模式可以涉及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跨境销售,也可以是从第三方国家的供应商购买商品再销售到另一个国家。另一方面,Alyoubi(2019)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宽了贸易的范围,创造了崭新的市场机遇,新兴技术的应用对于发展跨境电商至关重要。虽然已有研究并未给出跨境电商的定义,但都表明互联网和跨境运输等重要性。跨境电商为传统外贸注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和数字化因素,使得外贸活动更加灵活、高效和多样化,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
2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2.1出口产品质量的内生决定因素理论分析
现有研究表明,跨境电商发展的成本优势和创新水平提高可以提高企业的单位要素产出,提升资本生产率(郭苗苗,2024;裴长洪和刘斌,2019)。跨境电商发展,可以促进出口规模的增加,根据干中学的经济学原理,促进资本生产率的提高。此外,跨境电商有助于制造业企业通过减小信息差,降低成本踩采购高质量的进口原材料,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提高了产出能力,提高资本生产率,即dϕ/dCBE>0,产品创新生产率主要代表了企业在已设定的固定开支下,改进产品质量的能力。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必然牵涉到研发创新活动。一系列研究表明,跨境电商能够促使企业增加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从而提升企业的质量生产能力。随着平台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分析应用,企业能够更准确、更迅速地洞察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标准导向。这进一步促使企业将消费者偏好融入产品设计中,通过需求变化推动产品升级和创新活动。(朱永明和张羽,2022;裴长洪和刘斌,2019)。综上所述,跨境电商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即dξ/dCBE>0。同时劳动人口增长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以及管理问题会使得城镇劳动人口规模对跨境电商促进出口质量提升有负向调节作用。
根据以上出口产品质量的内生决定分析,我们将分别从资本生产率和产品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探究跨境电商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城镇劳动人口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调节作用。
第一,资本生产率机制。现有研究表明,跨境电商发展的价值创造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可以提高企业的单位要素产出,提升资本生产率(裴长洪和刘斌,2019)。跨境电商发展,可以促进出口规模的增加,根据干中学的经济学原理,促进传统资本生产率的提高。此外,跨境电商有助于制造业企业以低价获取高质量中间投入品(苏超艳,2024),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从而提高了资本生产率,即dϕ/d CEB>0,CBE表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根据式(2-9)可知,一个企业的资本生产率越高,生产的产品质量越高,即dλ/dϕ>0。这说明跨境电商发展可通过资本生产率机制驱动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dλ/dC EB=(dλ/dϕ)×(dϕ/d CEB)>0。
..................................
2.2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设
2.2.1资本生产率中介机制
在企业运营效率方面,首先跨境电商系统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让企业在海外市场形势、市场规模、客户需求等方面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市场策略(Fan等,2018)。同时,跨境电商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供最优的物流方式组合,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并提供智能化的订单管理和客户服务,使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鞠雪楠和赵宣凯,2020;Gomez-Herrera等,2014;Gessner和Snodgrass,2015;Kim等,2017)。此外,跨境电商系统也可以帮助企业在欧美等主要海外市场建立品牌声誉和认知度,并在国际市场中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再者企业升级跨境电商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管理,推动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跨境电商系统在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智能化管理方案,帮助企业建立数字化商业模式,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企业研发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王树柏和张勇,2019),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资本生产率从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在规模经济方面,首先是采购成本优势,跨境电商通过集中采购、批量采购等方式,可以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规模经济使得跨境电商有能力大规模采购原材料和产品,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首陈霄和陆依雯,2024)。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这样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错误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任保平;李婧瑜,2024)。此外规模经济使得跨境电商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跨境电商企业可以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侯亚等,2023)。最后规模经济使得跨境电商企业有能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为维持品牌形象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广告投放,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额(付淑换等,2024;戴宾等,2024;杨胜刚等,2023)。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一。
假设一,跨境电商发展通过提升资本生产率进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
3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和出口产品质量现状分析 .................... 18
3.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 18
3.1.1 市场规模 ......................................... 19
3.1.2 主要平台和发展趋势 ................................ 21
4 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分析 .............. 32
4.1 指标及数据来源 ............................. 32
4.2 测算我国各省跨境电商发展水平 ......................... 34
4.3 基准回归 .................................. 37
5 结论和建议.................................. 50
5.1 主要结论 ..................................... 50
5.2 主要政策建议 ................................. 50
5.3 不足与展望 ......................... 52
4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分析
4.1指标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CSMAR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WIND数据库,国研网。具体的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如下:
(1)被解释变量
出口产品质量EXP:通过测算我国各省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衡量我国各个省份出口产品质量,数据测算选取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具体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计算见3-1。
(2)核心解释变量
跨境电商发展水平CBE:选取13个指标对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具体指标数据来源如下:电子商务销售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人数3个指标.数据来源于国研网;跨境电商企业数量是通过企查查搜集后,经整理得到;快递、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互联网普及率、网站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投资这些数据来自于各省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跨境电商政策数量和综合保税区数量是通过爬虫和收集各省政府官网等公开数据,再经计算得到。具体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指标测算见4-3。
国际金融论文参考
........................
5结论和建议
5.1主要结论
本文在跨境电商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关系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境电商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基于出口产品质量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提出,跨境电商发展可以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从而大幅提高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研究经过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
一是通过我国跨境电商和出口产品质量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发现,发现跨境电商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并将进一步增长,成为促进出口产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并就各省数据测算出口产品质量发现我国各省出口产品质量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平稳上升并有趋同倾向;
二是通过对跨境电商发展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进行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提高能够促进资本生产率的提高,提高了产品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的假设,说明跨境电商发展可以助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通过对跨境电商发展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进行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也证实了劳动力规模反向调节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假设,说明提升劳动力素质能够协同跨境电商发展,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