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 正文

参与学生社团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调查——以上海四所高

时间:2021-12-27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领导力与领导艺术论文,本研究以参与社团为自变量,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做了初步的调查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能得到完善。第一,调查样本的选取范围较小,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研究的对象主要在上海四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范围的典型性和推广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外的成功经验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校开始实施大学生领导力培训计划。在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方面,美国高校一直走在前列,并已处于成熟阶段。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在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定位过程中,均把为社会培养领导人才作为大学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领导力培养理念也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在高校加强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二)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关于“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可以从逻辑上理解为大学生领导素质的培养,已被列为战略层面上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涵。[1]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对大学生在领导力方面的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人成长的新要求。对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与国外的领导力教育相比,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培养大多局限于少数学生骨干的培养,促使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潜在领导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领导力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的能力,而是每个人在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中都能担当的角色。领导力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不仅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关于大学生领导力的研究和学生社团的研究较多,但是主要聚焦于大学生领导力结构模型、影响因素、培养现状等方面的研究,和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特点、功能、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大学生领导力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弥补了当前研究中缺少关于学生领导力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性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本研究以大学生参与学生社团状况为切入点,研究其与大学生领导力的相关性,试图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现实意义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和大学生领导力现状,分析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领导力的相关性,试图为我国的大学生社团的设立与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实践价值,从而为进一步有效管理大学生社团做出一点贡献。在促进大学生领导力的主体中,高校学生社团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社团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全面认识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明确大学生领导力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性,使有关部门能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以更好地指导高校学生社团的良好发展,提升大学生领导力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领导力与领导艺术论文参考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社团相关研究
(一)国外高校社团相关研究
国外大学生社团起源早,历经岁月的沉淀发展已相对完善,目前对国外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方面。
(1)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研究
历史演变与发展是国外学者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议题。以美国为例,早在中世纪,美国耶鲁大学就有了文学社团:Lionian 和 Brothers。之后,学生社团成为了“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社团活动内容等也不断变化,由文学、教育逐渐向道德、政治转变。19 世纪末,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突破以往以文学讨论、演讲及辩论活动为主的单一性内容,进而发展成为交友、表演以及为学生争取权利、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组织,这标志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1]1960 年,哈佛大学率先成立了“争取民主社会学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运动当中,同时引发诸多学者的研究热潮,如美国比较高等教育学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在《美国的学生政治运动:历史角度的分析》、美国政治学家西摩•马丁•利普赛特(Seymour Martin Lipset)在《大学校园里的反抗:美国学生行动主义历史》中深入研究了学生政治运动。[2]现如今,学生社团已成为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哈佛大学获得学校批准的社团就有将近 500 个,只要不超出学校条例规定,学生可申请注册成为学校认可的俱乐部或社团。[3]此外,学生社团充足的活动资金、丰富的资源、广泛的人脉以及成员们积极的参与热情,使社团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在此形势下,学生社团实现了迅猛发展,社团的种类日益增多,最终覆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娱乐、体育、学习等方面,学生社团渐渐具有了社会化特点。

二、国内外大学生领导力相关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针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否必要的探讨在国外可谓由来已久,早在 1941 年,Zeleny 便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领导力教育的可行性结论,认为领导力是可以通过教学和实践进行培养的。[5]在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必要性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领导力教育有利于克服领袖危机,培养面向未来的领导人。如 Zimmerman-Oster 和 Berkhardt 于 1999年通过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社会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领袖危机,为了克服这种危机,应当对美国社会的新一代领导力量即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领导力教育有助于引领社会改变,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美国诸多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模型中极具影响力的领导力开发的社会变革模型(The Social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SCM) 对传统的领导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将领导定义为“那些能为他人、社区和社会的改善带来积极改变的人。”[1]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领导力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开发,提升其职业竞争能力。全球化的加剧,日益复杂多变和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使得未来的大学毕业生仅仅具有专业技能己经远远不够,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变革管理能力等变得尤为重要,领导力培育因之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如范灵顿(Van Linden)以及弗特曼(Fertman)曾在其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到:“雇主日益对作为领导者的青年感兴趣。”
我国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必要性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奚洁人从大学使命和领导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大学使命是培养有教养的、有创新能力的、为社会服务的综合性人才。从领导学意义来看,这种综合性人才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一定意义上的领导者;[3]第二,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张俊从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质量改善的维度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重点在就业率提高与就业质量改善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改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其中重要的就是大学生领导力的开发和提升。

第三章 研究设计......................................16
一、问卷设计.................................................16
(一)理论框架的构建..................................16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16
(三)研究假设....................................17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20
一、调查样本总体性说明....................................20
二、大学生参与社团状况....................................................21
(一)大学生参与社团的动机...............................................21
(二)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类型.......................................22
第五章 强化参与社团以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的对策建议.....................41
一、目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41
二、强化大学生社团参与,有效提升其领导力.............................43

第五章 强化参与社团以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的对策建议

一、目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从培育和提升大学生领导力实效的角度看,目前的学生社团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1.欠缺明确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目标,并未树立良好的参与社团动机
建立明确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目标,不仅有助于促进社团发展,提高领导水平,而且可以为社团成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团的凝聚力依靠明确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目标而实现。良好的参与动机是个人发展和团体发展的前提,但许多新生初入大学,对社团的发展理念不熟悉,对所有事物都秉着好奇心,只觉得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盲目跟风而参加,但加入之后因为时间冲突和理念不合退团比比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许多成员不了解社团的价值理念,从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社团招新并未得到更好的宣传,或者说社团的价值追求并不能得到社团成员普遍的认可。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采访中看到。
“刚开学社团进班级进行宣传招新时,只匆匆发了一张宣传单,宣传单上也仅仅是对各部门的介绍,并没有专门的人来宣传社团独有的文化,更别说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了。其实我对我现在加入的社团并不怎么清楚,是因为我舍友们都报了,不想落单,所以迷迷糊糊的加入了进来。”(普通成员 1)
“说实话,进入社团半年多了,也没有什么长远的目标,刚开始是因为兴趣爱好加入进来的,本以为有了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觉得只要把部长交代下来的任务完成就好了。”(普通成员 2)
领导力与领导艺术论文怎么写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针对上海四所高校的本科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参社团与现状及其大学生领导力发展水平,在对问卷资料和访谈资料作以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探析参与学生社团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领导力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根据均值得分情况来看,除“使众人行”维度处于中低水外之外,其他四个维度均处于中等水平。通过对各个维度在各个水平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挑战现状”、“共启愿景”和“以身作则”三个维度的表现较“激励人心”和“使众人行”2 个维度更好。
第二,通过对被试大学生的领导力测评后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被试大学生领导力总体情况如下:大学生在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年级、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四个方面与大学生领导力呈显著相关,表明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年级、学生干部经历、实习兼职经历都对大学生领导力产生了影响,且呈正相关性。通过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领导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和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这些经历的学生往往在“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五个方面优于其他的学生。
第三,从参与学生社团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来看,首先,大学生是否参与社团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很显著,没有参与社团的学生其领导力程度低于参与社团的大学生;其次,不同参与社团动机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差异显著,动机良好的大学生比动机不良的学生其领导力程度更高;再次,参与不同类型社团对于大学生领导力提升具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然后,不同社团参与方式对大学生领导力的影响差异显著,社团干部的领导力高于普通社员的领导力;最后,社团参与强度直接影响大学生领导力的提升,其中参与社团个数须适度,但参与时长和参与频率与大学生领导力呈正相关。根据分析结果表明,参与社团的个数以 1-2 个为宜,社团活动开展频率越多的大学生领导力得分越高,参加社团活动达三年及三年以上的大学生领导力得分最高,说明社团活动参与频率、参与年限和大学生领导力呈正相关,年限越长能力也就越强。其中,社团参与频率对大学生领导力中“以身作则”、“共启愿景”、“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四个维度的影响呈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