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金融 > 正文

集体行动逻辑下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研究——以亚投行为例

时间:2021-02-05 来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笔者从其具有的金融公共品属性出发,以亚洲基础设施融资、外汇储备的角度进行分析。随后分析了亚投行在成立过程中各国动态博弈,从而了解各国是如何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并利用2015-2018年间57个亚投行初始成员国的数据,通过将亚投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构造了截面模型来研究其对亚投行成员国经济效应的影响。最后从中国借力亚投行的角度给出对策建议。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金融组织维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保障着国际金融公共品的供给。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日益开放和国家之间合作的不断加深,国际金融秩序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也面临更大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正是由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将自身金融风险的负担转移到世界其他各国,从而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其对自身的发展难以保持积极的心态。为了更有效地提供国际金融公共品,中国经过多方面的思考,提倡建立一个以发展中国家为决策主体的金融组织机构,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立亚投行的倡议。
由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落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瓶颈。全球基础设施中心在2017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在2016-2040年的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在2040年的需求占比预计为54%。这些问题会对国际金融的稳定造成消极影响,长期以往势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而由于亚投行内部成员国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与传统金融机构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不同,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提供了新的途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它们的话语权,降低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持国际金融环境的稳定。
.......................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集体行动相关概念
集体行动逻辑是由奥尔森提出的,他认为集体行动是指个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的共同行动,从而提升共同利益。与个体行动的概念不同,集体行动有着三个基本要素:参与者的责任、决策规则和目标。首先,集体行动在强制条件下执行,在做出集体行动的决定之后,个体必须服从于该集体决定,并承担集体决定的后果,这反映了参与者的责任。其次,集体行动必须由各当事方遵照共同的决策来共同商定讨论。最后,一般来说,集体行动的目的就是要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但在这集体行动的内部个体参与的目的可能有所不同。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在集体行动的前提下进行的,行动的发起者很难知道个体是否与其有着共同利益,这就导致许多行动不能立即执行。通过一些学者的研宄发现,博弈论可以有效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有效的促进个体间合作。
图1.1本文技术路线图
.........................

第2章文献述评

2.1国内外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2.1.1国内研究
在国内研究中,一般都是将集体行动与公共品供给相结合,探讨如何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陈清较早地将集体行动用于研究全球公共品供给,采用了最弱决定模型、最优决定模型等方法来分析解决集体行动困境。庞珣从公共品具有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出发,运用成本分摊方法可以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从而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李娟娟人为由于“搭便车”行为的产生,导致各国之间存在集体行动困境,采用选择性激励以及替代性结构等方法分析各国成本一收益结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杨伊从金砖国家银行角度,并结合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认为中国在小集体合作中共同提供公共品,更加符合中国利益。叶芳以国家异质性博弈为突破口,认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能够加强地区之间的认同感,进一步推动国际体制的改革,从而解决集体行动困境。范良、聪许彬从奖励和惩罚这两种方法岀发来分析集体行动,通过奖励合作者和惩罚不合作者,能够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保证公共品供给。
......................

2.2国内外关于国际公共品供给的研究
2.2.1国内研究
而近几年国内对于国际公共品供给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主要有:李占一人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公共品供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员应该更好的参与其中,为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樊丽明人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将自身的财政与国际公共品供给相结合。胡栋人为随着国际事务中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中国的崛起,在国际公共品供给中中国能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世界形势中供给权力发生了一定的转移。朱云汉从“金德尔伯格陷阱”开始分析,认为当今社会美国并不再是唯一的霸权国家,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不断发展,应该在国际公共品领域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李秋棋认为在当代全球合作的背景下,出现了由于全球治理难度增大、治理机构分散等原因造成的社会僵局。为了有效的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国际社会共同供给国际公共品。宋效峰为随着“一带一路”的开通,中国与区域内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公共品方面合作不断加深,推动了国家间的发展。吴志成以全球治理为视角,认为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付诸于实践,加强全球公共品的供给力度。
图3.1政府与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水平
......................

第3章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现状及困境................14
3.1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概况..............14
3.1.1脆弱性水平上升...............14
3.1.2资金供给不足...............14
第4章国际金融公共品视角下亚投行运作................23
4.1亚投行的国际金融公共品属性................23
4.1.1基础设施投资需求................23
4.1.2外汇储备盈利需求................23
第5章集体行动逻辑下亚投行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的实证研究....................34
5.1亚投行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博弈分析....................34
5.1.1模型基本假定....................34
5.1.2合作博弈模型的构建....................34

第6章中国借力亚投行参与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对策思考

6.1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身份定位
6.1.1中国具备的自身经济基础
作为新兴国家的中国在推动国际治理结构改革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时,IMF等金融机构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贷款条件,许多西方国家也没有采取及时的救援行动,此时中国却表示人民币不会贬值,这不仅提振了亚洲地区国家的信心还阻止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提出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不仅避免了本国经济衰退,还通过引领新兴经济国家带动全球经济发展。此外,中国还积极成立了亚投行这一组织,以此来帮助其他国家建设道路、桥梁、通信连接等重大基础设施,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不仅仅需要有着提供国际金融公共品的意愿,而且还需要不断加强供给国际金融公共品的能力。要想成为合格的国际金融公共品供给组织者,就需要具备相应的供给能力。将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相结合,是一个国家从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的关键。中国需要提高自身的制度学习能力及管理能力,加强供给能力,证明中国能够为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发挥出自身的力量。
...........................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研究,本文首先借鉴了国际金融公共品以及集体行动等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国家金融公共品视角下的亚投行运作状况,从其具有的金融公共品属性出发,以亚洲基础设施融资、外汇储备的角度进行分析。随后分析了亚投行在成立过程中各国动态博弈,从而了解各国是如何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并利用2015-2018年间57个亚投行初始成员国的数据,通过将亚投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构造了截面模型来研究其对亚投行成员国经济效应的影响。最后从中国借力亚投行的角度给出对策建议。
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亚洲地区基础设施需求和外汇储备盈利需求为亚投行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而作为区域性的金融组织,亚投行建立的目的是为加强亚洲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它为国家间的金融领域合作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中国、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前景。
第二,从集体行动下的各国合作动态博弈中可以看出,亚投行是由中国首先组织倡议成立的。随后与另外有着共同利益的20个国家进行磋商谈判,共同参与到亚投行的成立中,而在签署《亚投行协定》时,又有36个国家参与其中,这为亚投行这一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负担起相应的责任和成本,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搭便车”行为,促使了国家’之间展开合作。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