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战略管理 > 正文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研究

时间:2020-12-14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认为从 2005 年开始对比分析每一年园区内入驻企业的数量、类型、发展状况等的动态演化,会使研究结果更直观、准确,但因年份跨度较大、统计口径不同、调研时间有限等原因无法实现。(2)由于试验区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本研究对企业受访人的职位层次要求较高等原因,本研究最终获得的有效问卷数量仅 44 份,并没有达到足够多,致使最终的问卷数据虽达到做因子分析的标准,但并未十分理想。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位于青海省西部的柴达木盆地,该工业园区于 2005 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准成为国家首批的13 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试验区所在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作为一个工业州,其 2018 年的 GDP 为 625.27 亿元(占青海省 GDP 的 21.82%)①排名仅次于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市而排名第二,为青海省的工业、经济等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内生动力。
历年来,推广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此发展循环经济是试验区的主要发展目标,而工业园区都以其中入驻的企业为基点,逐渐形成各产业链并不断延伸[1-3],从而打造循环经济,所以工业园区的发展是与园区内企业的入驻发展相辅相成的。2020 年不仅为“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试验区成立 15 周年的关键之年,截止 2020 年年初,试验区共有入驻企业 703 家,其中格尔木子工业园入驻企业 517 家,德令哈子工业园入驻企业 140 家,大柴旦子工业园入驻企业 29 家,乌兰子工业园入驻企业 17 家试验区②。在试验区及子园区的管委会服务园内入驻企业发展的模式下,不仅要服务好已有企业,还需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各类企业入驻以完善和丰富产业链。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也会因为看中试验区的区位条件、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选择入驻试验区,从而推动试验区取得了现有的发展成就。
本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综述法初步形成了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动力因素归纳表,继而在分析试验区企业入驻概况、招商引资概况、试验区吸引企业入驻的优劣势的基础之上,结合试验区的实际特点,利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上述归纳表进行了修正,从而构建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并以此来探究园内企业入驻试验区的动力因素,从而发现企业的关注点及需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进而推动其取得更为良好的发展。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有关工业园区的研究
1.2.1.1 国外有关工业园区的研究
国外工业的发展早于中国,有关工业园区的研究较多,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
由于工业园区的特殊性,国外对工业园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
Bellantuonos N,Carbonara N,Pontrandolfo P 在 2017 年研究指出生态工业园区(EIPs)被定义为一个位于同一地区的企业社区,主要通过一个旨在提高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网络进行联系[4]。Massard  G,Leuenberger  H,Dong  T  D(2018)认为大多数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很少考虑资源效率和社会及环境影响。为此,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目前正在考虑建设生态工业园区[5]。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生态工业园区不仅成为了各国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也是各国研究学者的研究重点,Pilouk  S、Koottatep  T(2017)[6],GuillermoValenzuela-Venegas 等(2018)[7]分别研究指出泰国、丹麦、韩国等国家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遇到的问题等。
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是全球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认为这一趋势说明了未来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是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规划园区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入园时的准入条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有关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关系的研究
除生态、环保方面的研究以外,国外有关工业园区的研究还重点探究了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19  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 A)提出“产业集聚”的概念[8],波特(Porter M E)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聚“钻石模型”理论,指出产业集聚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必然趋势[9]。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园区内的各个企业来助力,Felicio  M,Amaral  D 等人(2016)研究了生态工业园区内租户企业间的产业共生关系,认为园内企业应积极参与产业共生[10]。Yoon S,Nadvi K(2018)在研究韩国产业集群与产业生态时指出有关产业集群的文献形成了当代对企业通过聚集效应和集体行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潜力的思考[11]。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管理动力理论
管理动力通常指促使某一主体从事某事的推动力,一般包括物质推动力和精神推动力[16]。M Gebreyesus 等人认为动力要素之间、动力要素与环境之间存在某种着长期互相影响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成为了系统的动力源泉[42]。
关于管理动力的分类,从“动力”的形成原因来分析,动力可分为来自外部的动力因素和内部的自生动力[43],还可以分为外源动力、内生动力、引导动力三种动力[33];从“动力”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主导动力和辅助动力[44]。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2 工业园区企业入驻
2.2.1 工业园区企业入驻的基本内涵
(1)工业园区
Feldman 早在 1994 年指出工业园区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于企业的集中从而出现的资源供给、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组合体[45],后来也有学者认为工业园区是以发展工业为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的有机体,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以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综合性系统[8]。
(2)工业园区企业入驻
工业园区是以企业为载体发展的有机体,所以工业园区批准成立以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46]。工业园区企业入驻就是指企业在工业园区管辖范围内,借以园区的资源、设施等进行经营运作的过程[47]。工业园区为企业发展提供平台[31],吸引许多优秀的企业集中到一起,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3]。
2.2.2 工业园区企业的准入条件
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企业支撑,而企业入驻园区需要达到一定的准入条件。
Massard G,Leuenberger H,Dong T D(2018)在研究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时提到企业入驻工业园区,首先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严格要求,技术上要求能组织工业生产链,资金上要求能担负起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状况[5];环保审核也是工业园区考察入驻企业时重要衡量标准,要求企业重视环保、具有完善的环保设施、生产废物的处理能力等[30];企业所在产业与园区产业链的关联程度也是企业入驻的重要考量标准,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发挥集聚效益,从而给工业园区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以及竞争效益[31]。
虽然企业在入驻工业园区时会有相关的要求标准限制,但是近些年工业园区在引进企业入驻的工作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颜彭莉(2018)指出国内大部分的工业园区,由于缺乏长期规划和清晰的产业定位,招商方向摇摆不定,导致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上下游配套设施,难以充分发挥优势[17];赵福益(2017)些管理工业园区的政府部门,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对入园企业的环保审核并不严格。许多环保设施不完善的企业也能够入驻工业园,入驻工业园后,环保意识的薄弱和安环检查力度的不足,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还有些工业园区的招商团队建设并不完善,招商方面缺乏经验,导致招商效果不佳[33],未来应发挥园区特色优势,明确产业链拓展方向,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园内龙头企业带动老旧企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搭建[48]。
图 3.1 试验区企业入驻流程示意图
..........................
 
第三章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相关概况分析 ............................ 15
3.1 试验区企业入驻概况 ........................ 15
3.1.1 试验区企业入驻数量 ................................... 15
3.1.2 试验区企业准入条件 ................................... 16
第四章  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 ............... 24
4.1 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指标体系构建预调查 ....................................... 24
4.1.1 企业负责人访谈结果 .................................... 24
4.1.2 企业问卷调查结果 .................................. 25
第五章  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实证分析 .......................... 29
5.1 数据来源 .............................. 29
5.2 实证方法及过程 ........................ 31

第六章  提高试验区企业入驻动力的对策建议

6.1 分类把握企业需求,提高企业的入驻率
企业入驻试验区的动力因素因其成立的时间、所有制、规模、所属产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试验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应结合动态环境,把握企业切实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入驻率。
一、在时间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技术、市场、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入驻试验区的动力因素也随之不断改变,因此,试验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需与时俱进、精准把握,及时破旧立新,创新体制机制,制定能够符合当下所处环境的招商引资政策,从而提高企业入驻率。二、在企业所有制方面,试验区管委会应梳理以往的招商引资工作,将入驻企业按所有制进行分类,探析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需求,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三、在企业规模方面,不同规模的企业所看中的动力因素不同,小微企业的实力不如大中型企业雄厚,需要强化园区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人才等的倾斜支持,调动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吸引大中型企业入驻试验区并非易事,对试验区整体的发展水平要求较高,园区可将发展重点放在有潜力的企业上,积极培育,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四、在企业所属产业方面,试验区已基本形成了七大主导产业链,而各产业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距,未来试验区应重点做大做强盐湖化工等优势产业,力争将主导产业链打造成龙头产业链,并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或企业的发展等促进园内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网状式产业链,因此更能提升所属不同产业的企业入驻动力。
........................

第七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回顾全文,本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试验区自 2005 年成立至今已有近 15 年的时间,本研究分析试验区企业的入驻动力,若从 2005 年开始对比分析每一年园区内入驻企业的数量、类型、发展状况等的动态演化,会使研究结果更直观、准确,但因年份跨度较大、统计口径不同、调研时间有限等原因无法实现。
(2)由于试验区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本研究对企业受访人的职位层次要求较高等原因,本研究最终获得的有效问卷数量仅 44 份,并没有达到足够多,致使最终的问卷数据虽达到做因子分析的标准,但并未十分理想。
(3)试验区分为一区四园的管理格局,若能将受访企业按照所在园区进行归类并对比分析入驻动力将更能凸显各子工业园区的特色及优劣势。然而,这四个子园区在区位条件、发展现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实地调研位于发展程度较为滞后的子工业园区的企业存在一定难度,最终致使受访企业分布偏差较大,无法真实反映各子园区的企业入驻动力,故而本研究未能从四园角度分类分析企业入驻动力。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