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贸易博览会对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影响机制——基于平台经

时间:2020-07-19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研究,本文在结合 21 世纪大热的平台经济理论后,认为博览会是一种服务型平台经济,一种开放的、纵向的平台,更是一种市场制造者平台,具有突出的成员正外部性。贸易博览会可以通过促进技术交流与延伸产业链、价值增值最大化、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资源集聚高效化、服务范围最大化等途径,助力解决中国对外贸易中现存的加工贸易占比较大、服务贸易总额较少、世界贸易话语权不强等问题,提升中国在全球经贸合作领域中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贸易强国的建设。在对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发展过程、发展现状、运行模式、展会经济作用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成功背后德国各级政府、德国经济展览和博览会委员会所体现的作用和巨大贡献后,对我国如何更好发挥博览会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层次针对性的建议,希冀能够对我国利用博览会这一形式促进贸易发展、技术革新有所帮助。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2008 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使得 WTO 贸易体系下的国家和地区间经贸关系在密切之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地方保护贸易主义与行为在一部分国家不断出现,中国仍然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举动践行经济全球化的自由贸易精神,意在最大化发挥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促进各产业值增长上的作用。然而在美国实施贸易与投资保护的影响下,区域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助推效应逐渐显示出清晰的边际效应递减趋势,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愈发缓慢,形成资源利用不足和经济走向滞胀的局面。 
为了抓住世界贸易步入关键发展期这一机会,中国以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维护  WTO 框架下的多边经贸协调机制、大国责任担当为出发点,在“一带一路”关键提议 6 年之后,首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以“引进来”的立意、以展会和论坛并举的形式为全球经贸一体化搭建新平台,也为消除中美摩擦等不利因素对国际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做出经济大国的努力与贸易大国的担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在贸易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不足,加工贸易占比依然较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服务贸易水平较低,逆差不断加大;主要贸易伙伴国占比过大,面临贸易保护风险;贸易增加值依然较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道路。同时博览会产业在中国发展仅仅 70 年,相较于国外长达数百年的发展仍大有不足。本文旨在基于以上背景,借首届进博会举办的东风,从平台经济理论着手,力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具体的特性去研究博览会具有的平台效应与涵盖的贸易促进作用,进一步发现中国贸易现存的问题,并研究博览会对中国现存问题改善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我国在当前的经贸大环境下抓住机会,逐步实现贸易强国建设之路。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对会展业理论聚焦点进行适时转变
会展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欧美很多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在各国贸易发展的进程中也贡献不少力量。专家学者们已经注意到这一产业的发展,并做出了深入的讨论。然而目前阶段,对博览会的相关理论分析多是基于会展经济——在先进的世界级城市或公共设施先进齐全的旅游地,通过多场论坛、峰会与展览活动的进行,以推动经济增长、获取社会效益、构建城市品牌的一类经济实践——关注该产业的强关联性、高收益性、良互动性,更多的是将博览会当做一种营销工具。但当下我国经贸发展态势处在一种全新的境地,前进道路也有新的方向,转型升级逐步成为贸易活动要达成的重要目标。我们需要以创新的视角去再度审视博览会在贸易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本文尝试着将博览会与平台经济理论、中国贸易现状三者有机结合,适时发现博览会在最新理论下的更多贸易促进功能,使得本文的探讨更与当下中国贸易发展现状特点与现存问题相符合
(2)将平台经济理论与博览会效应进行了逻辑整合
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代表,得到了国外众多专家的关注。201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学者 Jean·Tirole 对双边市场进行了详细研究,他认为双边或多边市场就是平台的一种形式,具有推动经济的若干特性。上海交通大学徐晋提出平台是一种具有促成参与的各方用户彼此合作或交易能力的真实或虚拟的一类空间。平台经济学主要探讨平台的竞争现状与垄断能力,加权市场结构的影响,通过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剖析各模式下平台的成长、竞争原理,再辅以政策建议。而博览会本质上也是一个双边或多边平台,不管在表现形式上、历史演进上还是平台分类、自身特性上都符合着平台经济学的理论定义,可以说博览会就具有着平台这一形式所具有的各种特性与功能,我们将平台经济理论与博览会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博览会的特性对中国贸易现存问题的优化作用,如贸易结构改善、企业竞争力、世界贸易话语权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对建设贸易强国的促进作用。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平台经济
2.1.1   国内研究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徐晋、张祥建在研读过大量外国文献的基础上,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出发点,率先确定“平台经济学”的概念,主张平台经济学应归属于产业经济学范畴,它是“研究平台之间竞争与垄断情况,强调市场结构作用,通过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平台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的新经济学科”。①《平台经济学:平台竞争的理论与实践》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平台经济学说的专著,作者徐晋在《平台经济学初探》的基础上进行了“平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给出平台的定义,平台外部性与多属行为,然后介绍其分类、业务模式、定价模式、影响因素与收费动机;其次对平台竞争的形成与表现、反垄断与间侵权行了阐述,最后对相关的产业平台行了分析。②在国内外研究的理论支撑上,平台市场的效应被具体细分,如双边市场特性、价格杠杆功能、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全球资源配置作用、协同创新功效和市场学习机制等(李凌,2013)。在此基础上,平台经济的特征进一步明确,如依赖用户的深度使用、供求双方信息的精准对接、双边网络外部性与大范围跨界(吕本富,2018)。平台经济被认为是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力,有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带头新兴经济成长,带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交融互促,变革消费方式(张鹏,2014)。
2.1.2   国外研究现状
进入到 21 世纪后,平台经济理论越来越多地引发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与讨论。从某一个特定角度出发详实研究,传统经济认知在平台经济理论下受到冲击并开始改革,产生了根源性上的转型和进步。平台经济的理论框架由双边市场理论与网络外部性理论两大部分作为支撑。
(1)双边市场理论
与平台相联系的双边市场理论已经形成,其中 Rochet、Tirole(2003),Caillaud  和Jullien(2003),Armstrong(2004)等为平台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04 年在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政策研究中心(CEPR)两家单位在图卢兹共同举办的“双边市场经济学”会议意味着它的成型。我们可以把“双边市场”差异于“单边市场”的特点叙述为:在平台上建构双边市场并以参与交易的主体两者间规定的价格总值保持一定作为前提,此时交易总量的变化由交易的两者之间的价格结构变化所带动,该交易市场便被看作为“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反之,若市场交易总数只单单受制于平台价格总水平,而不受双边用户的价格结构变化影响的情况下,该市场被看作为“单边市场”(one-sided market)(Rochet,Tirole,2004)。换句话说,在双边市场上,当向参与的使用者设置的价格总水平维持一定时,价格组成结构的每一个变化都对各使用方用户对平台的需求和使用平台的深度起作用,所以,价格结构成为协调双边用户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需要采用平台方式交易的双方,其中一方的盈利被另一方的数量决定(Armstrong,2004)。双边市场所涉及的两种类型互异的用户,在共用平台上彼此影响而取得价值(Wright,2004)。判断双边市场有三个原则:两组不同类型的用户;两组使用者存在外部性联系;在用户中间活跃着一个平台企业,有能力将不同类型用户彼此间生长出的外部性内部化,能够有效的促进双边市场的协同(Evans,2003)。
............................

2.2   会展产业
会展已经是成熟的规模化营销交流服务行业,形式上为现场聚集,方法上为实物展示,功能上是连接供求各方,目的是促进合作增强竞争,匹配各参与方对资源的渴望和发展诉求,会展基于此成为市场经济的内含需求和带动模式(张敏,2009)。会展业在以会展行业为主体部分的基础上,由行业与企业供应全面配套的精致服务和全面支持,实现功能清晰且独特的经济作用,由核心层、辅助层和配套层三层次构成(史国祥,贺学良,2008)。
2.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会展业的研究大部分关注下文三个方面:
第一,总体层面会展业的发展与意见。典型的研究如基于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去探索会展和其他产业、其他经济指标的关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前进态势进行预测(王新刚,2004)。从健全法律法规这一层面切入,意在促进中国会展业的良性发展,带领会展业朝着品牌化、规模化道路迈进发表了相关措施及建议(祖强,2006)。此外,针对增强中国会展的总体效果,在对发达国家成熟的会展操作借鉴后,对提升中国会展总体效益写下有关提议(陈君俊,2007)。会展业的壮大在当下离不开国际间的多边贸易的支持,若要推动会展业进步,便要推行融合会展与贸易的新体制(王新平,2008)。与双边市场理论结合,对会展平台的市场创造型市场内涵、网络外部交叉效应、非对称价格结构、外部性效应进行分析,辨析了平台运营策略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的研究(梁君,2014)。
第二,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从国内区域经济依赖的方向切入,点明当下会展在区域层面上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有益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刘春济,2004)。会展的经济效应将通过各产业合作产生的聚集效应得以延伸(张娟,2005)。会展的区域空间依存性和区域指向性,增强区域范围内技术交易与商务活动,对当下会展的地点偏好和展台分布,当下会展与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区域形象、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多层次的影响模式做出全面的研究(曾武佳,2006)。具体到某一城市的会展产业,阐述了区域性展会持续举办的特性也具有加速市政建设与带动产业进步的功效(付桦,2006)
图 3.1   博览会的平台本质运行模式
.................................
 
第 3 章   贸易博览会的平台本质与经济特点 .............................. 9
3.1   博览会的平台本质 ..................................... 9
3.1.1   博览会的平台本质界定 .............................. 9
3.1.2   博览会的表现形式与突出特征 ............................ 9
第 4 章   博览会对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影响机制 ............................. 14
4.1   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挑战 ....................................... 14
4.1.1   加工贸易占比依然较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 14
4.1.2   服务贸易水平较低,逆差不断加大 .......................... 15
第 5 章   国际经验: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案例分析 .............................. 22
5.1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发展 ...................................... 22
5.1.1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发展历程 ............................... 22
5.1.2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发展现状 ................................ 23

第 6 章   我国推动博览会发展带动贸易政策建议

6.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6.1.1   立足全面指引作用,赋能博览会贸易推动机制
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博览会的举办,明确政府定位,确定资源引导者的职能。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区位特点、行业规模与结构、要素禀赋,呼应城市的发展蓝图,带领当地企业抓住博览会举办时的多资源汇聚的机会,尤其是要聚焦到延展战略性行业及相关产业的价值链的资源上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展品保护法律法规,鼓励全球新品上海首发,通过知识产权合作与引进、吸收、再创新,进行关税减免等政策支持做大做强技术转移,扩大中高端有效供给、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构建以我国为主的全球分工商品供应链、价值链,  形成标准、规则、定价、渠道的中国话语权。同时,注重各行业的联动效应,注重物流、住宿、旅游等行业的共同作用,为通过博览会成交的货物往来、人员出入境、会展活动等提供支持,为贸易伙伴的贸易行为提供便利、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契机,使得博览会的贸易促进功能进一步增强。
6.1.2   完善线上展会功能,将“博览会+跨境电商”模式推广
由平台经济的理论启发而来,“线上博览会”更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的技术,“线上展会”挣脱了时间和空间对于“线下博览会”的硬性束缚,不仅打破区域之间的栅栏,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看到广阔的市场;数字化手段明显减少了信息传递转换的成本,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更是加快了资源往来与互换的频次,在信息传播、产品展示、展后互动方面大大提高了展会效果的广度、深度和精度;贸易层面此前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但英特网技术、物联网模式、云计算、无线网卡、QR 码都将应用到博览会新形式上,极大的增加贸易技术含量、改善贸易质量。
图 3.2  博览会的资源聚集作用
............................

结论与展望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面临巨大的变革,为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促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及应对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创造性地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览会是在展馆或其它地理空间举办,由主办者、参展厂家、观展者三者参与,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产品与服务展示、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等手段进行,实现推动参展商和观展者交流洽谈的目标。纵观之前学者们的研究多基于会展理论,从营销学与聚合理论等角度将博览会视为一种营销工具,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结合 21 世纪大热的平台经济理论后,认为博览会是一种服务型平台经济,一种开放的、纵向的平台,更是一种市场制造者平台,具有突出的成员正外部性。贸易博览会可以通过促进技术交流与延伸产业链、价值增值最大化、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资源集聚高效化、服务范围最大化等途径,助力解决中国对外贸易中现存的加工贸易占比较大、服务贸易总额较少、世界贸易话语权不强等问题,提升中国在全球经贸合作领域中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贸易强国的建设。在对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发展过程、发展现状、运行模式、展会经济作用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成功背后德国各级政府、德国经济展览和博览会委员会所体现的作用和巨大贡献后,对我国如何更好发挥博览会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层次针对性的建议,希冀能够对我国利用博览会这一形式促进贸易发展、技术革新有所帮助。
本篇论文采用了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去界定博览会的平台属性与附带的经济效应,辅以分析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实例,从中借鉴先进经验去帮助我国。虽然存在一些可取之处,但对于博览会的某些关键因素在贸易发展上的具体推动效应并没有的到具体的实际数字,导致实证模型没有得以建立,无法断定博览会对于贸易的拉动作用在怎样的水平。在一些关键数据如某个博览会或者全国每年全体博览会完成多少对外商业合同与合同成交金额的模糊,并没有得出博览会拉动贸易增长的增长率是否超过国家或城市范围内的一般外贸增长率或除去博览会其他行业的平均增长率,进而判断博览会在整体与部分品牌上的具体表现,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正向促进作用层面上。此外,在跨境电商与博览会相结合的这一新形式上也没有得到具体的数据去更好的讨论正面效应,缺乏具体的实施细节。这是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